星期二, 1月 17, 2017

三毛與王洛賓的曠世畸戀 + 千里馬之殤



KTV在那遙遠的地方王洛賓作品珍藏


橄欖樹- Chyi Yu


央吉瑪- 橄欖樹



三毛與王洛賓的曠世畸戀
相差30歲,相距萬里,別後121天,她自縊身亡


作者:薺麥青青

來自美麗的科爾沁大草原。職業為師,業餘撰文。品人生百態,書世間萬象

有人說,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而與此類似的說法是,凡有華人的地方,也一定傳唱著王洛賓的西部情歌。

王洛賓,這位最富盛名的人民音樂家,一生蒐集、整理、創作歌曲1000多首,尤以《在那遙遠的地方》、《達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等經典作品最為膾炙人口。所以,他不僅被譽為西部民歌之父,同時亦享有“情歌大王”的美名。

但鮮為人知的是,王洛賓生前的最後一首情歌,卻是唱給遠在天國的作家三毛。


三毛,這個才氣沛然的女子,浪漫灑脫,至情至性。她與荷西的那段生死戀,曾令多少在愛中百轉千迴的人唏噓不已。當荷西命殞大海之後,三毛的靈魂便也渺渺不知所踪。荷西的死,讓她失去了生命中最值得眷顧的理由,其後多年,她一直恍然行走於蒼茫的人世間,如果不是念在尚有年邁的父母,她也許早已追隨荷西而去。

每逢有人勸她再覓良人時,她都黯然神傷。荷西是她的今生與來世,是她的所有前因與後果,除了他,她不知道還能情歸何處,心系何人。

三毛

1989年,作家夏婕在新疆訪問王洛賓後,發表了三篇《王洛賓老人的故事》。三毛從小就愛唱王洛賓改編的民歌,尤其是他的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曾經引發熱愛流浪、一心汲遠的三毛的無限神往。當她看到夏婕的報導後異常振奮,立即向夏婕索要王洛賓在新疆的聯絡方式。

隨即,她了解到,王洛賓一生歷盡坎坷,飽經磨難,曾因“莫須有”的罪名,先後入獄兩次,共長達18年,差點將“牢底坐穿”,卻信念猶存。

年近不惑,妻子病逝,他孤零零地死守在美麗的新疆,仍然痴迷藝術,不斷輾轉各地,採集民間歌謠。每天黃昏,他都坐在門前看夕陽沉墜;夜幕四垂時,總要對著懸在古舊牆壁上的太太遺像,彈一首曲子給她聽......

當朋友將王洛賓的故事還沒講完,三毛就哭紅了雙眼,她說:“ 這個老人太淒涼太可愛了!我要寫信安慰他,我恨不得立刻飛到新疆去看望他! ”

一向拿感情來安身立命的三毛,在現實世界中少有同道,那些錙銖必較的取捨,那些進退有據的權衡,在她看來,怎麼會是愛情的真正模樣呢?所以當她無意中獲知,在那遙遠的地方,還有一位老人與她同樣以愛為信仰時,大喜過望,如逢知音。

於是,她不僅真的給王洛賓寫信了,而且病體剛剛痊癒,就欣然前往。當時三毛通過各種努力,報名參加了大陸旅行團。

《明道文藝》主編憲仁先生獲悉後,委託她為王洛賓代送稿酬,這就有了她直接見到王洛賓的一個充分理由。在烏魯木齊只有兩天的逗留時間,其他遊客都興致勃勃地去參觀這座神秘而迷人的異域城市,三毛卻帶著自己的膜拜奔赴她心中的偶像——王洛賓家。

1990416日這一天,烏魯木齊仍春寒料峭。午後,王洛賓獨自一人,正蜷縮在躺椅上小憩,忽而被輕輕的叩門聲喚醒。門扉開啟處,他看到一位秋水剪瞳的女子,披著一頭海藻似的長發,身穿黑紅格子毛呢外套,淺笑盈盈,彷彿天使一樣出現在他的面前。

簡短地說明來意並寒暄後,他們便彷彿是莫逆已久的故友一般,開始了一場酣暢淋漓的長談。其後,餘興未了,她為他唱了自己的代表作品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清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

三毛與荷西

那一刻,大漠孤煙,哭泣的駱駝,千里奔赴,永失我愛,前塵往事歷歷湧上心頭,而她哀婉淒惻的臉,也在憂傷的旋律中呈現出一種霧鎖愁城之美。

他一世為人,苦難相伴,亦見慣世間各種醜惡的嘴臉,但那個餘音繞樑的午後,他還是被她的真誠深深打動了:這個清澈如許的女子,塵世的腌臢與市儈絲毫沒有將其污損和收買。她遺世獨立,悲喜自娛,但平生第一次,她竟會在一個初識的人面前,袒露悲傷,忘情演繹。

投桃報李,他也為她唱了一首獄中的作品《高高的白楊》,並介紹了歌中的故事:一個維吾爾青年在結婚前夜被捕入獄,美麗的未婚妻不久便鬱鬱死去,青年為了紀念愛人蓄起了鬍鬚。當王洛賓唱到“孤墳上鋪滿了丁香,我的鬍鬚鋪滿了胸膛”這句歌詞時,三毛哭了,只有經過愛斷情殤的人,才能領悟這徹骨的孤獨。

唱罷,王洛賓向她誠懇致謝,因為在他看來,她的眼淚便是對他作品最動情的讚美。張愛玲說過,一個知己就像一面鏡子,反應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一部分。

1990年代,三毛在王洛賓家


回到台北後,三毛激動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她將自己在烏魯木齊對王洛賓的採訪整理成《中國“ 西北民歌之父 ”王洛賓一鞭鍾情》一文在台灣發表,繼而在新加坡《聯合早報》上撰寫了《在那遙遠的地方找到了原作者》,一石激起千層浪,王洛賓的大名迅速蜚聲海峽兩岸,連三毛自己也沒有想到,這兩篇文章所產生的巨大社會效應。

而王洛賓則應大陸媒體之邀,寫了兩篇短文《海峽來客》和《回訪》,以詼諧、幽默的口吻,高度評價三毛的文化修養和時髦的藝術形象,引起媒體的廣泛轉載。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文章發表後,許多文學評論家都嘆為觀止:77歲的老人居然寫出了這樣不朽的動情之作:“是誰在敲門,聲音那樣輕,像是怕驚動主人。打開房門頓吃一驚,原來是一位女牛仔。模樣真迷人——鑲金邊的腰帶,大方格的長裙,頭上裹著一塊大花巾,只露著滴溜溜的一雙大眼睛......

在文中,王洛賓還不無驕傲地說,“5月間,我把這首歌詞寄到了台北,她回信向我道謝,並誇讚我眼睛銳利,能把她生活中極小的動作汲取來作了歌詞。”

離開大陸不久,按捺不住興奮之情的三毛便開始與王洛賓鴻雁傳書,萬里寄情。即便關山迢遙,但不到一個月,王洛賓就收到了三毛的第一封來信

公元1990427

我親愛的朋友,洛賓:

萬里迢迢,為了去認識你,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沒法抗拒的。我不要稱呼你老師,我們是一種沒有年齡的人,一般世俗的觀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與愛,並不在一個稱呼上,我也不認為你的心已經老了。

回來早了三天,見過你,以後的路,在成都,走的相當無所謂,後來,不想再走下去,就回來。閉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沒有辦法。

照片上,看我們的眼睛,看我們不約而同的帽子,看我們的手,還有現在,我家中蒙著紗巾的燈,跟你,都是一樣的。你無法要求我不愛你,在這一點上,我是自由的。

上海我不去了,給我來信。9月再去看你。寄上照片四大張一小張,還有很多。每次信中都寄,怕一次寄去要失落。想你,新加坡之行再說,我擔心自己跑去你不好安排。秋天一定見面。

三毛


19905月到8月的短短三個月,三毛就給王洛賓寫信達15封之多。她熾烈的感情無遮無攔,躍然紙上。作為寫過無數情歌的藝術大師,王洛賓絕不是不解風情的木訥之人,面對三毛的率真與熱情,他已經死水一潭的心湖漣漪又起,但橫亙在兩人之間的現實又讓他惴惴不安。

於是三思之後,他寫信給三毛,委婉表達自己的徬徨:蕭伯納有一把破舊的雨傘,早已失去了雨傘的作用,但他出門依然帶著它,把它當作拐杖用。王洛賓在信裡不無憂傷地自嘲:“ 他就像蕭伯納那把破舊的雨傘。 ”之後,王洛賓漸漸減少了給三毛寫信的次數。為此,三毛匆匆來信,嗔怪王洛賓:“ 你好殘忍,讓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 ......



~~~~~~~~~~~~~~~~~~~~~~~~~~~~~~~~~~

千里馬之殤


有一匹年輕的千里馬,在等待著伯樂來發現它。商人來了,說:你願意跟我走嗎?我帶你走遍名山大川!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怎麼可能為一個商人馱運貨物呢?

士兵來了,說:你願意跟我走嗎?我帶你馳騁疆場!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怎麼可能為一個普通士兵效力呢?

獵人來了,說:你願意跟我走嗎?我帶你適應野外生存的惡劣環境!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怎麼可能去當獵人的苦力呢?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匹馬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機會。一天,欽差大臣奉命來民間尋找千里馬。千里馬找到欽差大臣,說: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馬啊!

欽差大臣問:那你熟悉我們國家的路線嗎?馬搖了搖頭。欽差大臣問:那你上過戰場、有作戰經驗嗎?馬搖了搖頭。欽差大臣問:那你擅長野外生存嗎?馬搖了搖頭。

欽差大臣說:那我要你有什麼用呢?馬說: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欽差大臣讓它跑一段路看看。可由於太長時間養尊處優,千里馬雖然用力地向前跑去,但只跑了幾步,就氣喘吁籲、汗流浹背了。你老了,不行!欽差大臣說完,轉身離去。

學歷不代表有能力,文憑不代表有文化,過去的輝煌都已成為歷史和回憶。今天你做的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努力都是在為你的未來積累能量!今天你所經歷的每一次不開心、拒絕,都是在為未來打基礎!


不要等到老了跑不動了再來後悔!昨天怎麼樣不重要,關鍵是今天做了什麼,明天怎麼樣!



~~~~~~~~~~~~~~~~~~~~~~~~~~~~~~~~~~~~~

(^_^)HA HA HA 笑話


18歲和81歲的差別

看看日本人如何定義18歲和81歲的差別~翻譯原文給大家笑一笑~

"在情海中溺水的是18歲,在浴缸中溺水的是81... "
"
在路上飆車爆走的是18,在路上逆向行駛的是81... "
"18
擁有的是脆弱的心靈,81擁有的是脆弱的骨頭..."
"18
很在意偏差值(PR)81很在意血壓&血糖值... "
"
什麼都還不懂的是18歲,什麼都不記得的是81... "
"
想去看東京奧運的是18,想活到東京辦奧運的是81 "
最狠的來了~~~
"不斷找尋自我的是18歲,總是讓家人到處找的是81...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