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月 20, 2019

貝聿銘來自一個傳奇的家庭 + 會考作文題目為「青銀共居」


台南白河石斛蘭瀑布


當心!癌症是吃出來的



貝聿銘來自一個傳奇的家庭

沒空者只看粗體字,尤其是彩色字,特別是紅色字即可


蘇州貝家。歷經四個朝代,富了14代:最終八十高齡從美國回到蘇州,老家獅子林早已上繳公家,上百親戚衣衫破爛的來見他,他老淚縱橫。2006年他在蘇州留下「蘇州博物館」,罕見找了姪女、姪子,從加拿大、香港回到蘇州經營專賣店,他不想自己和故鄉的緣份,再被毀了一次。

貝家,是蘇州赫赫有名的姓氏。根據貝聿銘傳記中的介紹,貝氏族人,是在元末戰亂中,來到蘇州的。他們靠行醫賣藥起家,到了乾隆年間,貝氏已經成為蘇州四富之一。

離蘇州博物館300米,就是蘇州最著名的園林獅子林——也是貝家的老宅。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到蘇州均指定住在獅子林,至今,園中乃留有乾隆「到此一游」的「真趣」匾。貝聿銘在這園中,曾經珍貴的留下一張翩翩少年照片。

 貝聿銘在獅子林 

別人都說,富不過三代。按照這個說法,貝聿銘算是富十五代。這位十五代,把貝氏家族的榮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貝家最為興旺的支脈,是同為第十三世孫的貝哉安和貝潤生兩支。他們的六世祖是親兄弟,兩人同為貝氏餘脈,卻都不以醫藥業成名發家,貝哉安被稱為「金融世家」,貝潤生則被稱為「顏料大王」。

貝哉安本來是可以中舉走仕途的,20歲,他已是蘇州府學貢生。父親的忽然去世,使得貝哉安放棄了「學而優則仕」,全力打理父親留下的產業。由於他善理財,人緣好,獲得了知縣吳次竹的賞識,聘為幕僚,被時人稱為「錢谷師爺」。

1915年,貝哉安參與創辦了上海銀行,他還協助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中國旅行社,後來在蘇州成立分社,任經理。貝哉安的頭腦好,教育更好,他的五個兒子,個個做銀行,個個有出息,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貝哉安的三子貝祖詒,也就是貝聿銘的父親。

貝祖詒東吳大學畢業後,娶了清朝最後一任國子監祭酒的女兒莊氏為妻。莊氏擅吹笛子,虔心向佛,夫婦伉儷情深。他們生了六個孩子,三男三女,貝聿銘是長子,生於1917426日。
「貝祖詒  蔣士雲」的圖片搜尋結果
1930年,莊氏因癌症去世,留下了年僅13歲的貝聿銘和弟弟貝聿昆、貝聿樅以及三個姐妹。為了盡快從喪妻之痛當中解脫,銀行派遣貝祖詒出訪歐洲。

這是一次命中注定的出訪,40歲的貝祖詒在歐洲邂逅了21歲的蔣士雲。當時貝祖詒40歲,而蔣士雲僅21歲。貝祖詒很傷心,蔣士雲當時亦很失意。
「貝祖詒  蔣士雲」的圖片搜尋結果
蔣士雲&貝祖詒 

這位外交家的女兒是當年名動北平的江南名媛,有粉絲在報上發表花痴文,這樣描述她的美麗:蔣四小姐的美點,在於動作的姿態。凡是她一舉手一投足,不論拿起個杯子來喝茶,或低垂了螓首咽食東西,一個極小的動作,也都有一個動作的姿態,真如春雲幻變。

尤其是在她玉指夾著了香煙,在遐思休憩的時候,她的右肩微聳,左斜垂,手指卷握了個空拳,掌心仰天,香氤繞繚,在蜷擁成勾的眉發間,那迷蒙的眼睛,幽然神往,真好像酒醉了的玉環,朝霧罩籠了黛山一般。


這樣美麗的蔣四小姐,當時輸給了「趙四小姐——是的,她曾經和少帥張學良戀愛,差一點終成眷屬。在聽說了趙四小姐的故事之後,蔣四小姐傷心欲絕,並且及時中止了這場不靠譜的戀愛,前往歐洲求學。

 

「「趙四小姐」 張學良」的圖片搜尋結果
張學良 & 趙四小姐

 蔣四小姐當然不會料到,與張學良的失之交臂,也許是上帝對她的眷顧;她當然更加不會料到,她和趙四小姐,將會在幾十年之後,再經歷一場大戰,那時,她將成為勝利者,張學良對唐德剛這樣評價自己的歷任女友:于鳳至是最好的夫人,趙一荻是最患難的妻子,貝太太(蔣士雲)是最可愛的女友

蔣士雲和貝祖貽,一對傷心人,他鄉故知,居然碰出愛的火花。雖然蔣士雲的父母非常反對這門婚事,自己的千金寶貝居然去人家家裡做六個孩子的後媽。但最終,他們還是順從了女兒。1932年春,貝祖詒和蔣士雲在巴黎舉行了婚禮,這場婚姻非常幸福,蔣士雲陪伴著貝祖詒,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貝聿銘的夫人陸書華是衛斯理學院校友。因為天生低調內斂,她的故事一直不為我們所知,連她的閨名,也一度被寫作盧艾琳或盧愛玲(英文名Ellien Loo)。

根據《紐約時報》2014625日的陸書華訃聞報道,陸的家世比貝聿銘要顯赫很多。她的家族譜里,有唐紹儀這樣的大人物(是陸舅母的父親)。

《三聯生活週刊》採訪了貝聿銘的兒子貝禮中,在他的回憶,陸夫人是貝家的主幹。她積極推動家庭成員的聚會,對於貝聿銘的作品,她也經常能給到很直率的評價——她在哈佛學的是景觀設計,但她選擇做個普通家庭主婦,生一堆孩子,跟著丈夫滿世界跑,每次陪著丈夫出席活動,低調而得體。

《紐約時報》訃聞:她對丈夫和家人的支持是他們最為珍惜的。她為丈夫的事業提供了明智的忠告,同時,這些忠告現在聽來都是溫暖而幽默的。在大家的心裡,她永遠是那麼優雅和知性。


貝聿銘的家庭旅行 


一開始,貝聿銘並不打算從事建築。他的父親希望他子承父業,做個銀行家——像他的弟弟們一樣。但他拒絕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家族的商業背景,對於貝聿銘的影響是巨大的——我覺得他不是藝術家風格的建築師,他擅長交際,擅長揣摩客戶的服務。

比如,在甘迺迪國家圖書館這個項目上,賈桂琳·甘尼迪本來的人選有好幾個,貝聿銘在對這位第一夫人的性格研究方面,下了不少心思。他重新佈置了自己的事務所,弄來花花草草,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西裝筆挺,儀表考究。相比之下,另兩位候選人則堅持「做自己」,他們以為只要看作品本身就夠了。結果,貝聿銘贏了。

有人問貝聿銘,他的項目收費總是昂貴。貝聿銘的回答是:I. M PEIpay), not I.M FREE。他始終強調自己的中國人身份,在路易斯·康的兒子為父親拍攝的一部紀錄片《我的建築師》(My Architect)中,貝聿銘有一段這樣的對話:

問:你的成功率很高?
回答:是的。但可能是因為我更加耐心,因為我是個中國人。

事實上,貝聿銘曾經有考慮過回中國,他的父親阻止了他。這個一念之間的舉動,讓貝聿銘和貝氏家族的命運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貝氏家族是中共上台後最早一批捐獻財產的,銀行交出去了,電力、燃油和染料的經營權移交了,在法租界南陽路170號的貝家花園洋房搬空了,獅子林一晚之間遣散了32位僕人,然後也上交了。

然而,所有人都沒有逃脫反右的厄運。貝聿銘的族弟貝重威,因右派入罪判刑22年,發配到黑龍江勞教。妹妹貝聿琳想方設法弄了點白糖寄給他。後來,他對大家說,要是沒有這白糖,他肯定已經自殺了。

貝聿琳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她的銀行家丈夫儘管自降工資,仍然是「歷史反革命」,每次參加批鬥會回來,貝聿琳就對丈夫說,對你就一個要求,不要死

他的女婿梁成錦回憶,有一次,他從批鬥會回家,孩子們看他掛著大牌子,就幫他摘下來,掛牌子的鉛絲把他勒出了深紫色的印記。大家都很難過,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他自己卻「一彎腰從菜籃子里挑了幾棵開著黃花的菜芯,又順手從地上揀了一個瓶子,插好了往桌上一擺」,他說:有花就有春天,有花就有希望!

不是所有人都有貝聿琳夫婦的堅強意志。貝聿銘的九姑姑貝娟琳嫁給了吳同文,後者在岳父的幫助下成了上海灘新一代顏料大王。貝小姐的嫁妝之一是上海的綠屋,曾經被稱為遠東第一豪宅——設計者是大名鼎鼎的鄔達克。1966年,吳同文和他的姨太太在綠屋自殺了。文革結束後,有關單位表示要歸還綠屋,貝娟琳拒絕了,她說,就算換了房子,他們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

1974年,貝聿銘夫婦跟隨美國建築師協會代表團第一次回到蘇州老家。他面對的是「100多位穿著破舊藍黑衣服的親戚」,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貝聿銘百歲生日

事後,貝聿銘對同事說:我在他們面前沒有一絲一毫的優越感。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可以是我,我可以是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人,一切都是歷史的偶然。
--取材自《山河歲月》



~~~~~~~~~~~~~~~~~~~~~~~~~~~~~~~~~~~~

會考作文題目為「青銀共居」

沒空者只看粗體字,尤其是彩色字,特別是紅色字即可
 



108年國中教育會考18日登場,全國共有21萬名考生參與。在今天最後一科的寫作測驗,題目為「青銀共居」,此題目正是《今周刊》在2017年時率先進行調查的題目。

退而不休、老有所用,跨世代青銀互助、共居、共融時代來臨,你居住的城市,做好準備了嗎?


我的室友90歲!超混齡共居時代來了!

高齡化浪潮席捲,熟齡幸福城市,該具備什麼樣貌?獨家調查,台灣高年級生對居住與就業最不滿!全球新趨勢,退而不休、老有所用,跨世代青銀互助、共居、共融時代來臨,你居住的城市,做好準備了嗎?

新北三峽老街,某藍染體驗手作坊裡,九十歲的豆豆奶奶跟著一群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一會兒低頭綁布、紮染,一會兒彎腰漂洗,三個鐘頭後,門簾完工,老老少少們開心地展示青銀聯手為「新家」妝點的成果。

這是新北市政府在三峽社會住宅試辦的「青銀共居」體驗營。第一天一早,九十歲的豆豆奶奶就帶著行李,從新店騎著摩托車來三峽。

豆豆奶奶是三天試住體驗活動裡最年長的成員,也是笑聲不斷、最爽朗的。在中國東北出生的她,形容自己從小就「叛逆」,「唉呀,我們那個年代哪能自由戀愛?婚姻全得聽父母的。」

但她堅信命運掌控在自己手裡,十多歲不顧父母反對,堅持自由戀愛,嫁給當空軍的先生,「說起來很感慨,我結婚時,家人都沒來。」她話鋒一轉又笑說:「幸好先生很寵我。」在那個封建的年代,她走在時代潮流前,堅持做自己。

如今,一甲子歲月過去,已經當上曾祖母的她,依然是最潮的熟齡一族。自從先生過世後,兩個女兒擔心她,不止一次要求她搬來同住,她卻總是拒絕,「唉呀,我最討厭人家管我,自己一個人多自由,我每天活動很多,游泳、畫畫、唱歌、上教堂、當志工……。」

場景一》新北三峽,青銀共居體驗營

90歲豆豆奶奶:「老人家應該走出來,跟年輕人多相處,才會更有活力!」

三年前小女兒擔心年長的她獨居危險,硬是要她搬來同住,「跟她住多麻煩呀,怕我危險,她不讓我煮飯、不能騎車、不能晚歸,女兒管很多,怕她擔心,我跟朋友出去,還得給她寫字條。」

趁著小女兒赴美探望孩子,豆豆奶奶跑來體驗「青銀共居」。三天試住,除了跟室友一起買菜、煮飯、分擔家事外;關起房門,也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為讓青銀同住更融洽,老少室友們甚至還開會討論「同居白皮書」,從互相尊重老少不同生活習慣,討論到彼此互助,比如幫忙拉拉鍊等需求。

打開房門,老少室友們除了分享心事,也一起唱歌、打牌。豆豆奶奶年紀雖然大,反應卻極快,一上牌桌就讓年輕人甘拜下風,「還以為老人家反應較慢,沒想到我們全不是對手。」三十出頭的袁小姐說。豆豆奶奶則爽朗大笑,「跟年輕人在一起,每天都很有活力呀!」

新北市的青銀共居實驗,開啟高齡者與年輕人「混齡生活」的另一扇窗,也改寫多代同堂的定義。其實,有關高齡者居住與就業的「跨代融入」,國外已有很多成功的作法可參考,例如「青銀共居」在日本,就已流行多年

此外,荷蘭有養老院提供願意陪伴長者的大學生免費入住,奧地利則有青老年混居計畫,英國也有社會企業成立媒合平台,讓中高齡者以提供服務、自營收費的方式建立社交互助圈。

隨國際趨勢走向跨世代共融、互助、共事與共居的新銀齡時代,在台灣,老人的生活面貌也在改變。新北市青銀共居執行單位城鄉局就表示,五成試住者已有入住打算,豆豆奶奶也說:「我有個姊妹,一打開電視就打瞌睡。其實,老人家更應該跟不同世代或年輕人住在一起嘛!」

場景二》台中霧峰,銀髮時尚秀

70歲阿鑾嬤:「女人家不管幾歲,都愛美。」為了這一天要站上時尚伸展台走秀,阿鑾嬤緊張了好幾個晚上都睡不著。將近七十歲的她,翻出年輕時買的那對大耳環,對著鏡子比了又比。耳環有五十年歷史了,但光澤依舊,看得出主人很珍惜。

阿鑾嬤嫁到台中霧峰農家後,除了下田、操持家務,還得打零工貼補家計。這幾年,孩子大了,偶爾空閒時,她會到北柳社區協會當志工,煮飯送餐給獨居老人家吃。即使婚後沒機會打扮,阿鑾嬤仍小心翼翼地收著耳環,彷彿耳環仍在,青春便尚未消逝。

這天,脫下圍裙,換上洋裝的阿鑾嬤,終於又戴上耳環,「阮整世人,尤其結婚後,不曾這樣打扮,聽講還要去台中市政府走秀。其實,女人家誰不愛漂亮!這活動讓阮變少年了。」重回少女時代的她,笑容裡有些靦腆。

場景三》台北南港,家樂福賣場

76歲王吳阿嬤:「行動自由、生活自主、還能被需要的老人最幸福。」

七十六歲的王吳阿嬤,特地搭公車到離家半小時的「高齡友善認證」賣場,一進門,她先在櫃台借一副老花眼鏡,接著打開產品目錄,圈出難得促銷的頂級鮑魚罐頭及孫子們愛吃的零食。


發現:幸齡城市最有感項目
大眾運輸優惠整體滿意度達63

高齡化浪潮席捲下,跨世代同居、共事、共處已成最新趨勢,為讓長者能享有獨立自主、重新融入社會的生活,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二○○七年提出友善高齡城市八大面向與指標,包含住宅、大眾運輸、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社區與健康服務、工作與志願服務、敬老與社會融入、社會參與、通訊與資訊等

根據《今周刊》與「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所做的獨家調查中發現,台灣長者對居住城市提供的服務中,以大眾運輸優惠滿意度最高,整體達六三.五%。

老盟祕書長吳淑惠表示,台灣職場對中高齡的確較不友善,但先進國家趨勢是活越久、做越久。根據勞動部統計,相較他國,台灣中高齡勞動參與率明顯偏低,六十五歲以上僅八%,鄰近的日、韓則有二二%與三一%。

關鍵:讓長者有事做、有地方去
打工、顧弱勢,「被需要」就有力量

近年台灣因高齡少子化,勞動人口每年流失近十八萬人。台灣麥當勞人資部資深經理陳志豪表示,以往麥當勞員工主力是學生,但近來年輕人越來越難招募,反而中高齡族群穩定性、親和力較高。一六年開始推行「多元人力池」計畫,目前中高齡員工占計時員工比率約二成。

被同事喚作「蓮媽」的大齡打工族張華蓮已經六十多歲,在麥當勞擔任接待員,替小小客人辦生日派對。她形容,三年前先生驟逝,生活頓失重心,幸好還有工作與同事,「我一把年紀,也跟他們(同事)去唱KTV、烤肉。」

青銀共事,讓她更了解年輕人,也更懂得如何跟子女相處,「平日各忙各的,假日共聚感情更好,年輕人忙打拚,我們也要懂得安排生活。」
台北市信誼幼兒園裡,六十多歲的吳榮鴻與徐培夏是最受歡迎的圍棋爺爺與故事奶奶,小朋友搶著要與爺爺下棋、聽奶奶說故事。兩人會成為「大齡助教」,都有著沉痛的故事。

發起「減法照顧」,成功延緩長者老化的日本夢之湖社長藤原茂表示,打造友善高齡城市,
第一件事,就是讓長輩有事情做,工作或志工都好。

第二,就是有地方去。人突然退休後,驟然失去生活重心,容易老化。有事情做、有地方去,長者慢慢就會對自己有期待、對未來有希望。

第三,則是要走入人群,不要讓長者被孤立,而做到這點最重要的前提是,長者在社區裡能夠安全地移動。做到這三點,長者的生活範圍便會擴大,社會參與便會提高。

迎接超混齡世代的來臨,未來,不管是九十歲的室友、八十歲的助教、七十歲的同學或六十歲的同事,他們雖然白髮蒼蒼,卻活力十足,也依然有夢,勇敢逐夢。

而地方政府與企業要做的,就是提供一個友善高齡者的環境,讓老人家不只老有所終、老有所養,更能老有所用,活出自我價值。



~~~~~~~~~~~~~~~~~~~~~~~~~~~~~~~~~~

(^_^)HA HA HA 笑話


流星
阿呆正帶著兒子散步,天上一顆流星飛過,阿呆:兒子,快許個願望,流星會幫你實現。

兒子一臉懷疑的說:我上次要的變形金剛它還沒給我…



遙控
小明:現在的手機電腦都流行觸屏,科技發展速度太快了,說不準哪天電視都觸屏了。

小新:你傻啊!有遙控器不用,非要走過去用手指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