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月 29, 2008

節稅三招 一定要學 (from經濟日報)



摘自 經濟日報 by 【林尚愷(台新銀行分行營運總處資深副總)】

每年4、5月是報稅季節,提到稅,最主要有「所得稅」、「贈與稅」及「遺產稅」三個部分。高資產客戶對各種稅賦都相當注意,但絕大多數的民眾最關心的莫過於就是「所得稅」。 要處理好個人所得稅,要掌握三項關鍵:「增加免稅額」、「增加扣除額」及「將應稅所得轉換為免稅所得」。


一是「增加免稅額」,就是增加扶養人,除直系父母,配偶與子女,都可以列入免稅額,在子女眾多的家庭中,報稅期間常見兄弟姊妹為了誰來報扶養父母爭論不休。


第二個原則是「增加扣除額」。扣除額包括「一般扣除額」和「特殊扣除額」。如果能善用一般扣除額中的列舉扣除額,像是:贈與、保險費、醫藥生育費、房租、自用住宅貸款利息支出等,都可以是列舉扣除額的項目。平常要養成收集收據的習慣,就可以節省一些所得稅。不過,保險費每人每年最最多可扣除2萬4,000元,還有「自用住宅貸款利息支出」,必須要先扣除個人儲蓄利息所得,才能列入扣除額。


第三個原則是「將應稅所得轉換為免稅所得」。簡而言之,就是運用投資的方式節稅。如果一個人把所有賺的錢,都原封不動地放在存款、或定存,當存款利息超過27萬元以上,就會被計入所得。但如果善加利用投資管道,像是海外的免稅產品等。在和理財顧問洽談時,就應把投資和節稅的需求一併考量。


在個人申報所得稅,有哪些常犯的錯誤?最常見的是,說把兄弟姊妹的保險費也列舉在扣除額,有些人會以自己為要保人,兄弟為被保險人的保費做為扣除額,這是不正確的。會因為沒有扶養事實造成稅額計算錯誤而被要求補稅。


還有一種就是把已成年具有謀生能力的子女計入扣除額,比方家中有滿20歲以上畢業的子女,如果超過一年以上未就業,就不能被列為扶養人之扣除額。


高資產客群因為所得收入很高,節所得稅的效果有限,多半會著重贈與稅甚至遺產稅的節稅需求。一般人多半喜歡透過逐年贈與,在子女滿20歲時為其添購房地產置產。但專業財務顧問會建議高資產客戶應量身定做節稅規劃,也有許多富豪透過信託平台同時做到節贈與稅與財富移轉的功能,如金錢信託、有價證券信託、保險金信託等。這都要透過信託專家量身規劃才能做到。

星期六, 4月 26, 2008

台灣文化沒有其獨特性的理由

這篇文章用著個標籤是有點不搭嘎,不過偶爾還是要正經一下,加上都是在寫醫師友人的故事......

下午參加多年老戰友,阿棒,在台大法學院的演講。講題為"青年論述"。基本上,我文筆很爛是眾所皆知的是,今天單純是為了看看這位久違多年的老同學 (好在他點我起來跟這些台大高材生 comment 時,我還屁得出一些東西,呵呵。)

老戰友是怎麼來的呢 ? 我跟他在醫學院大五時,參加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馬英九學校)所舉辦的全國大專盃河洛話辯論比賽拿到冠軍。還記得當時我們抽到一個最難辯的論點 "台灣文化是否有其獨特性 ? ",我們是反方。我們用五分鐘的時間想出 "台灣文化沒有其獨特性,因為台灣文化是包容的 "。用包容性來反制正方的獨特性,最後打敗了高雄中山大學的對手。 今天回到當年的戰場,台大法學院,景色依舊,不過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已雞犬升天(當年的某位評審,即現今馬團隊發言人),阿棒的文章也越來越常見報。

下午阿棒還滿中性的,多半在教導學文壇新銳如何針對各大報成功投稿。累積幾年下來,他在中時、自由、蘋果都有嶄露頭角,真是不簡單。希望他有天能跟李敖或龍應台一樣成為批評家。

以下是我覺得今天他所提到滿重要的一個法則,與大家分享一下。

Pareto principle

帕列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也稱為80/20法則,此法則指在眾多現象中,80%的結果取決於20%的原因,而這一法則在很多方面被廣泛的應用。如80%的勞動成果取決於20%的前期努力、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或者20%的維基人貢獻了80%的維基條目等等。但也常常被濫用、誤用,例如解決一個問題符合80/20法則,因為80%的問題由20%的資源來解決。

這個法則最初是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雷托(Vilfredo Pareto)在1906年對義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得出的,後來管理學思想家約瑟夫·朱蘭(Joseph M. Juran)和其他人把它概括為帕雷托法則。

至於我們台灣玩樂醫學會是怎麼應用哩?
在社交場合,掌握20%的source,就能擁有80% 的美眉。好像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Amy姐,不要再賣豐胸丸了啦"

昨晚在友人Vita (目前任職於101大樓內某外商投顧) 的生日party上,按照慣例美女中醫師 Amy ,以他的低胸豪乳當活廣告,再度在包廂裡激起了眾女性友人的中藥針灸豐胸狂熱。

忽然,台灣玩樂醫學會榮譽主委阿達 (因其非本科出身,但出席簽到次數最多,故為榮譽主委。此人目前為花旗襄理。其故事相當精采,將於台灣玩樂醫學會系列文章中詳述),冷不防冒出一句 ,"Amy姐我每次帶來的女友咪咪都這麼這麼小,搞到最後每個女友都要跟我要你診所的豐胸丸,拜託你,不要再推了,我花很多錢了勒" Amy姐暗自納悶 "誰叫你要交這麼多個,每個還都小咪咪"。

本人當時與新光銀行精算師友人敘舊,聽到差點沒噴出酒來。回頭一望,果真今晚眾女性都過度骨感。

話說回來,Vita也是我多年好友,三年多從蘇格蘭學成歸國後,幾經波折,一直楚於名花無草狀態。今晚算是生日party也是告別單身的日子。小John(台灣玩樂醫學會近期固定班底,經營醫療器材家族事業。另有老John,為某私立醫學大學教授,為台灣玩樂醫學會掛名學術主席,因為不常出席簽到所以稱掛名,老John也是本人九宮命理的大師兄) 在一兩個月的努力下終於抱得美人歸,希望有情人終成券屬。

需豐胸丸之者請至: http://www.drchen.com.tw/tian.htm

星期五, 4月 25, 2008

可健康地增壽至少25年之營養早餐 (有毅力的老爸)

From my father's blog: http://oasislin.blogspot.com/ PCLIN 養生館

他真的是我看過最有毅力的人,每天都照這樣吃,而且是自己打理,完全不用我老母動手。快七十歲了還學我玩部落格。此外,每天還以 forward email 灌爆2000多人信箱為樂,了不起。


1. 固體:地瓜+全麥麵包
2. 液體:
2-1:若有30分鐘以上,則自製冷飲果菜汁,將至少五種疏菜和至少五種水果打成果菜汁。
疏菜類:紅蘿蔔、馬鈴薯、西洋芹菜、小黄瓜、牛蒡、苦瓜、青菽
水果類:木瓜、蘋果、奇異果、葡萄、熟透的香蕉、芭樂、香瓜、鳳梨、酪梨、柳橙

2-2:若只有5分鐘,則用熱開水冲泡五瑴粉包、麥片、小麥胚芽及啤酒酵母(最後加入,水溫須低於50°C)。

台灣玩樂醫學會首部曲

Ronnie(化名) 昰我在林口長庚麻醉科實習時相見恨晚的好友(當時白天練插管,晚上也在練插管)。呵,為何說相見恨晚,因為在封閉的白色巨塔內,要找到擁有男人狗改不了吃屎惡習,而且又有體力在值完班後還能活跳跳的醫師,實在不容易。


Ronnie和其多年老戰友Mayson(台大醫院醫師)、Ray(華航機師),和我開始了這一連串的故事。


基本上本會的聚會以每周一到三次不等,每次聚會會費皆由所有男士均攤。創會至今四年,來來去去不少人,出席率高的醫師還真的不多。許多醫師覺得本會會費過高(其實還好啦,每次1000到3000,當晚患者多,就會貴些)。不然就是嫌 loading 太大,因為白天要照顧病人,晚上本會也常有新病患要接,有時實在連病人病史都還沒問完、名子都不知道,會長 Ronnie又不知道去哪找了一堆新病人,要我們趕緊先做身體檢查。此外,有些醫師因為理念與本會不合,因本會只提供短期病患照護,長期安養院的case本會昰拒收的。之前就發生過某醫師把長期病患再帶來與會,造成承辦人的困擾。

基本上,本會很歡迎醫師,或與本會理念相同的非醫師友人加入,成為new member(好像戀愛巴士一樣,真是夠了)。

星期四, 4月 24, 2008

4/22 台中房市考察之旅淺見 (台中我真的沒研究)

真是難得有機會,在投資客友人的邀請下,ㄧ早就搭乘建商所安排的高鐵南下台中看屋。本人長期習慣自己開車,幾乎連捷運都很少在撘(每次撘都會在捷運站大廳"定格",因為真不知道要往哪邊走),更別說高鐵。坦白說,這次真的單純昰衝著高鐵免費體驗下去的。


本人雖在台中念醫學院,不過一直沒有興趣也沒研究台中的房地產。簡單的說,台中很小,而且沒有明確的城市機能。像台北昰首善之都,高雄緊鄰海港(台中港到台中市開車半小時都很難到),新竹有科學園區,花東有美景。台中最有名的除了太陽餅、東海逢甲ㄧ中夜市、都會公園,大概就是亞洲最大的酒店"金錢豹"(現在白文正就在上海幫金錢豹搞股票上市,真的是有夠屌)和全世界motel密度最高的七期重劃區。臺中市昰個屬於中彰投、苗栗居民的娛樂城市,連本人住台北有時都還會下去喝喝酒、逛逛夜市,真的俗又大碗。


但現在稍有不同了,從古根漢美術館夭折後,大都會歌劇院(原國家歌劇院)這個國際級的案子,已在佔地一萬多坪的台中新光三越旁動土。雖然只是個歌劇院,影響台中會多深?我不確定。不過,這次下去,七期重劃區裡面motel跟我的回憶一樣,真的快被拆光了。


話說回來,台中的的房地產在這次的觀察下,沒有一個整體性的提升。不像大台北,有南港世貿、三峽台北大學大學城等多重規劃,雖不知後勢發展如何,但有夢最美。台中國家歌劇院旁豪宅開價一坪70,七期重劃區裡非國家歌劇院旁,一坪就連45都很難,出了七重更慘,幾乎少一半,中古屋更不用說。整個台中捷運規劃不夠縝密,目前只有中港路跟文心路有。多重因素下,台中就只有一個地方在貴,七期重劃區。七重雖有國家歌劇院、綠園道等不輸信義計畫區的規格,然而在沒有整體性的支撐下,似乎少了點solid的感覺。

星期一, 4月 21, 2008

男人看男人會注意的兩個地方 (敗家衛教文章)

這種衛教文章很多,這篇比較精簡,廢話也較少。

下次逛 TOD'S ,若嫌太貴買不起,可以問問小姐,你們家豆豆鞋的鞋底ㄧ共有幾顆豆豆阿?

不過本人還是偏好 Salvatore Ferragamo,因為真他媽的很好穿,而且鞋子很重要,是值得花大錢的。記得多年好友Vivian(化名)的某位前男友Steven,身為連勝文兒時玩伴的他,曾說過在社交場合,男人看男人會注意兩個地方,就是鞋子跟手錶。本人雖為不懂流行時尚的台掛夕陽手工業人員(外科醫生,因為要站很久,所以都穿La New拖鞋上班),但Steven的話我還是有給他記住。然而,錶我實在買不起,同樣價位我寧可拿去買停車位。

還是當小故事看看吧。


Louis Vuitton (1854 年,法國 )

LV 堪稱名牌奢華的領導者,一舉一動都左右時尚風潮,傳奇的故事得從一個來自法國東部鄉下的捆工學徒說起,他專門替貴族捆紮運送長途旅行的行李,甚至成為專為法國王室整理行李御用的捆工和皮革師,他發明了一種長方、防水的皮箱,方便疊放,耐用的程度經歷鐵達尼沉船意外,撈起居然滴水未進。 LV 的經典從 1896 年誕生的 Monogram 花紋、Epi 水波紋、Damier 棋盤格紋,到近年引領風潮的櫻花包、櫻桃包等,都說明 LV 的時尚地位 。



Gucci (1921 年,義大利 )

近年的 Gucci 把品牌經典的元素靈活揮灑到極致,在一片logo風中十足搶眼,喜好消費 logo 的台灣更有 7 成銷售商品都有 logo 加身,這個最早以販售旅行袋、馬具為主的皮革製品品牌, 1947 年有竹節提把的竹節包問世,同時期從創辦人 Guccio Gucci 的名字而有 GG logo , 1952 年有 馬銜環的 Moccasins 鞋, 1966 年又為摩洛哥王妃葛麗絲凱莉設計花卉圖案 絲巾 ,無一不是經典,至今散見於 Gucci 新品的細節中, 1990 年設計師 Tom Ford 加入則為 Gucci 女裝注入全新的精神 。



Hermes (1837 年 , 法國 )

Hermes , 有錢也不見得買得到的神話。一切得從 1837 年說起。 Hermes 製作馬具起家,馬車被汽車取代才轉做皮件反而是契機,經典的凱莉包靈感便來自裝馬鞍的袋子,因為摩洛哥王妃葛莉絲凱莉在狗仔鏡頭前用它遮掩隆起的小腹而得名,柏金包則是為女星珍柏金改良加大凱莉包好放奶瓶尿布的傑作, 絲巾、手錶同樣經典 。


Coach (1941年,New York)


第一個Coach包包是從傳統美式棒球手套得來的靈感,把皮質變得柔軟而堅韌,還有特殊紋路皮質紋路,洋溢的美式風格,使1941年誕生的Coach永遠有用不完的創意元素,價位則屬精品名牌中較平價的大眾化入門等級,這幾年在日本和全球都頗受歡迎,經典的C logo包也在一片monogram logo風,成功加深品牌印象,烘托色彩斑藍拼接的青春時尚。


Bally (1851年,瑞士)

Bally最初不過是瑞士小村莊的絲帶工廠,一天Bally先生出差到巴黎,看到一雙美麗的鞋想買給老婆,卻忘了尺寸,於是便每個尺寸都買下來,這讓他興起不如自己做鞋的念頭,一做就是150多個年頭至今,以當初買鞋給老婆的謹慎心情,每雙鞋至少要經過200道手續完成,B logo便是品質的保證,紅白織帶也是品牌經典識別。


Burberry (1856 年,英國 )

Burberry 幾乎與風衣和格紋畫上等號,創立於 1856 年,結實又擋風透氣的風衣在一次大戰時被指定為英國軍隊軍服,包括雙排釦、肩蓋、背部的保暖厚片和腰際方便收納彈藥軍刀的 D 型金屬腰帶環,都是為軍用設計,優雅又帥氣的風格蔚為經典,原本用於風衣內裡的格紋也在 1924 年首度現身,成為十足英倫味的永不褪流行招牌元素。


Calvin Klein (1968年,紐約)

都會簡約的Calvin Klein,1968年發跡於紐約第七大道,無師自通學會縫紉的Calvin Klein,喜歡運用天然舒適的材質,配合簡單俐落的剪裁線條,表現率性自然的穿衣美學,廣告策略和代言人的成功操作,更讓Calvin Klein的品牌鮮明,性感得理所當然,產品線更橫跨服飾、內衣、香水、手錶等,能做到各領域都有代表性,Calvin Klein的確不簡單。


Prada (1913 年,義大利 )

Prada 以製作旅行用皮件起家,也從國外蒐集精品供應上流上會的需求, 1919 年成為義大利皇室皮件指定供應商,授權使用皇家的盾徵和繩結為品牌標誌。 1978 年創辦人 Mario Prada 的孫女 Miuccia Prada 接手,把祖父當年從美國引進的防水尼龍材料做成休閒風格包包,重振 Prada ,讓 Prada 三角形金屬標誌深植人心,近年年輕化如機器人鑰匙圈、大皇室logo包都創造話題 。


Cartier (1847年,巴黎)

Cartier的經典無數,從美洲豹、螺絲Love手鐲與戒指、三金戒指、圓形井柵的Pasha、Santos飛行錶到由坦克車發想的Tank錶等都是,有趣的是,很多靈感的湧現都是無心插柳的經典設計,這個1847年就創立的品牌有「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之稱,愛用的皇室無數,至今仍是許多人的夢想品牌,更是定情的夢幻逸品。


Chanel (1913 年,巴黎 )

香奈兒,甜美、優雅,經典的背後,靈感卻來自男人服飾,這就是 CoCo 香奈兒女士的信念,幾乎啟蒙了女性主義,讓女人有了自信而迷人的面貌,像至今日仍引領時尚風潮的斜紋軟呢,最初的發想便來自西敏公爵的衣櫃,「男裝女穿」,沒什麼不可以,雙C logo、菱格紋、山茶花等都是品牌象徵,近年在時尚大師之手拉格斐延續其精神並創新,讓香奈兒時尚教主地位不墜。


BVLGARI (1884,羅馬)

從一個希臘銀器匠開始,寶格麗的傳世經典就此流傳,19世紀中移居義大利,1884年在羅馬開了第一家店,憑藉對珍貴寶石的熱愛,寶格麗贏得「彩色寶石之王」的美譽,擅長運用彩色寶石的溫潤色澤表現繽紛絕美,基本款如Bzero.1戒指和B-B logo也經典雋永,這兩年又與市占40%的俄羅斯鑽石切割生產商合資聯盟,從取得最好的鑽石開始,觸角要往鑽石伸得更美、更璀璨。


Fendi (1925 ,羅馬 )

Fendi 是創辦人 Adele Casagrande 用夫婿的名字命名的品牌,以製作品質精良的創新皮草、皮革 精品起家,第二代接班的五姊妹 1965 年聘請當時尚沒熠熠發光的設計大師拉格斐 (Karl Lagerfeld) 擔任設計總監,包括經典的雙F Logo 、多彩且時尚剪裁設計的毛皮產品,都是當時留下的基礎,之後更走出皮革、皮草領域,推出女裝、男裝、香水, 成為全方位時尚品牌 。


Versace (1978 年,義大利 )

說 Gianni Versace 是時尚圈的奇葩一點也不為過,他的作品自由、奢華、用盡一切華麗的主張,有人覺得他瑰麗豐盈至極,氣勢足以艷驚四座,宛如一線之隔地,也有人覺得他誇張俗麗,他對時尚圈的貢獻則是無庸置疑,儘管他已於 1997 年在邁阿密的私人別墅前遭槍殺身亡, Versacev 後來由他妹妹 Donatelle Versace 接掌,繼續 Versace 在時尚圈的繽紛華麗遊蹤 。


Guess (1981 年,美國 )

在法國南部成長的兄弟,一手打造 Guess 比美國更美國的品牌風格,他們用歐洲的感性創造美式的熱情,而有了 Guess ,最初以丹寧牛仔褲起家,當時牛仔褲被認為是過時的、不屬於時尚的, Guess 打造性感的 3 條拉鍊「 Marilyn 夢露式」牛仔褲,給牛仔褲新的面貌,也奠定 Guess 橫跨 男裝、女裝、童裝、眼鏡、手錶、香水、皮件等的事業版圖 。


Dolce & Gabbana (1985年,義大利)

出身自裁縫家庭的Domenico Dolce,和從小在時尚之都米蘭薰陶過人品味的Stefano Gabbana相遇,於是有了Dolce & Gabbana;他們兩人的分工,Gabbana像是「眼睛」,Dolce則是「雙手」,合作無間地把義大利西西里島特有的風情化為時尚元素,無論初期的黑、強烈感官風格或後來的儉樸高雅的性感都迷人。


D&G (1994 年 , 義大利 )

D&G 不等於 Dolce & Gabbana ,而是 Dolce & Gabbana 的年輕副牌,也像合夥創辦的兩位設計師喜好上的差異, D&G 更趨向 Gabbana 擅長並喜好的街頭風格,前衛而不羈,充滿個人化的時尚風格,擁護者不少。


Montblanc (1906 年 , 德國 )

筆蓋端的 六角星 標誌隨筆尖流轉,吐露品味,萬寶龍 Montblanc 原意是歐洲第一高峰「白朗峰」,以此為名,可見其昂藏傲視、立足國際舞台的寓意, 1906 年創立於德國漢堡,以製作精良的書寫工具馳名,百年的萬寶龍並不以此自滿,要成為全方位精品品牌, 2005 年開始也賣女性 珠寶 就是重要佈局,產品線擴及皮件、手錶等 。


Ralph Lauren (1971 年,美國 )

Ralph Lauren 大學沒畢業就從領帶銷售員開始進入時尚圈,與生俱來的設計天份,讓他不久後也開始設計領帶,為上流社會的馬球休閒運 動設計經典的Polo 衫,直到 1971 年才以套裝訂製為基礎涉足女性服飾,同樣大受歡迎。 Ralph Lauren 代表的復古且摩登,表現出一種有錢、又有閒的時尚感,懂得生活、也懂得品味 。


Kenzo (1970 年,日本 )

如果不說,大部分的人都會以為 Kenzo 是個法國品牌。其實 Kenzo 的創辦設計師高田賢三是個不折不扣的日本人,讓他在巴黎時尚圈闖出名號的,也是和服袖毛衣 。高田賢三在日本的服裝學院畢業後前往巴黎,意識到自己的獨特性在於民族味道,除了和服袖毛衣,也把和服的多層次 穿著邏輯和印花圖騰特色融入法國時尚 。


Givenchy (1952 年,法國 )

曾經因為家族的期待走上法律人之路,創辦設計師 Hubert de Givenchy 終究還是走回他十歲便立志的時尚生涯, 25 歲就開始舉辦同名品牌服裝秀,在當時一片對戰時實用風格反動的時裝新潮流中,古典、簡潔、優雅的線條反而成為代表, 奧黛麗赫本的 形象就是最佳典型。 Givenchy 本人退休後, LVMH 集團為 Givenchy 起用了幾位年輕新銳設計師,包括現任 Dior 首席設計師的 John Galliano ,試圖為 Givenchy 找到新的樣貌 。


Christian Dior (1947 年,巴黎 )

從迪奧先生二次大戰後率先試圖恢復女性優美的線條開始, Dior 就左右時尚流行趨勢,即便他已去世近 50 年,他一手打造的「 New Look 」和 A 字、 Y 字、 H 形剪裁,對當代服裝設計影響仍鉅, Yves Saint Laurent 、 Pierre Cardin 等都算是他的弟子,近年 Dior 則在時尚大師 John Galliano 操刀下,從服裝、珠寶、彩妝到手表都創意十足、驚喜不斷。


Diesel (1978年,義大利)

前衛、時尚、以牛仔褲著稱的Diesel,品牌名稱其實是「柴油」的意思,原來1972年義大利和世界各國都遇上能源危機,柴油相對於汽油反而更走在潮流尖端,一如Diesel的品牌精神,最早是專門為義大利王室家族縫製最精密合身的牛仔褲,後來推往普羅大眾,靈感來自街頭,也深深影響街頭文化,不容易變形的牛仔褲品質更受推崇。


Jil Sander (1968 年,德國 )

在國際知名的時尚品牌中,來自德國的 Jil Sander 像是異數,以極簡主義和無裝飾的設計理念,被譽為德國時尚女王,出生於 1943 年的她,最初是時尚雜誌記者, 1968 年自創品牌,洗練的風格頗受成功女性的喜愛,一如她們在職場和生活奮鬥的堅韌內在, Jil Sander 本人則在發表 2000-01 秋冬服裝後引退, Jil Sander 品牌將有何新面貌值得期待 。


Marc Jacobs (1986 年,紐約 )

Marc Jacobs 是當今時尚圈最受矚目的設計師之一, 1963 年生的他, 1986 年就自創同名品牌,隔年就獲得美國服裝設計師協會 (CFDA) 大獎,不僅是歷屆得主中最年輕的,還是獲獎最多次的設計師, 1997 年受邀擔任 LV 的設計總監,主導男、女裝與配件的設計至今,每一季都有傑出表現。相較於 LV,Marc Jacobs 品牌走向叫年輕、甜美、復古,高跟鞋、飾品也都引領時尚風潮 。


Loewe (1846 年 , 西班牙 )

西班牙品牌 Loewe 1846 年由德國人 Enrique Loewe 在馬德里開設專門以皮革製作雪茄盒起家,純熟的技術和高雅的設計進一步生產包包,曾是 西班牙王室 愛用品牌, 1960 年代開始也設計女裝,時尚大師包括 Giorgio Armani 和現任香奈兒總監的拉格斐都曾是其設計師,近年年輕化的步伐和大 Logo 流 行趨勢互相呼應,近 160 年的老牌經典Logo有了新生命 。


Celine (1945 年,巴黎 )

Celine 的時尚之路,起點和其他品牌不太一樣,看準二次大戰後的嬰兒潮商機, Celine 1945 年從訂製舒適獨特的高級童鞋開始,到 1959 年才進而推出第一款女鞋,因為熱賣而逐漸擴展產品線,在 1969 年首度發表服裝,近幾年以法式優雅融合美式休閒樹立風格,包包以 Boogie 為經典,皮革、材質和設計都多樣化。


Anna Sui (1991年,紐約)

紫色和蝴蝶舞出Anna Sui最魔幻的華麗冒險,這位1990年代發跡於紐約的華裔設計師,引領了甜美、華麗、古典又優雅的風潮,不論彩妝或服裝都極具個人風格,不只顏色繽紛,就連瓶裝或盒子都設計感十足,由內而外都美得令人驚奇,香水瓶就是其一,皮夾、包包也以精緻的鏤空雕花吐露甜而不膩的女人奢華。


Salvatore Ferragamo (1935 年,義大利 )

製作鞋子從研究腳板的骨骼開始,「好穿」就變得理所當然。 Ferragamo 9 歲就在義大利學習傳統製鞋技巧, 15 歲闖蕩好萊塢為電影戲服設計鞋子,口碑慢慢傳開,也開始替明星量身訂製鞋,這位明星鞋匠 28 歲回義大利開店,雖然一度受美國經濟大恐慌影響倒閉,不久後重建打通美國和歐洲通路,奠定至今的基礎,因為把每雙腳都當成獨特,舒適就是承諾 。


BCBG Max Azria (1989年,美國)

「Bon Chic, Bon Genre」優雅的儀態、時尚的款式,這就是BCBG。BCBG雖然在美國發跡,卻是個十足法國情調的品牌,設計師Max Azria不只設計一套套服飾,而是強調服裝的相互搭配性,不論輕薄布料裁製的印花單品、絲、Cashmere、手工精巧的刺繡等,都能優雅穿搭,線條迷人。

Moschino (1984 年,義大利 )

用上等的布料揮灑歡愉和幽默感,這就是 Moschino 。 1950 年出生於米蘭的 Franco Moschino ,踏入時尚圈的第一步是替Versace畫插畫,1984 年自創品牌第一次登上米蘭時裝周時,就幽了香奈兒、LV、Hermes等經典品牌一默,揶揄當時所謂的名牌信仰,充滿玩心卻高品質的服飾作品正是其品牌風格。


Trussardi (1911 年 , 義大利 )

Dante Trussardi 1911 年創辦 Trussardi 以製作皮革手套起家 , 鞣製的柔軟皮革體貼手心 , 1973 年他的次子 Nicola Trussardi 接手時 , 給了 Trussardi 更時尚的樣貌,以精瘦的灰狗獵犬為 Logo,也把涉足的領域從手套、皮革包包、配件等,擴展到男女服飾,並發展出青少年及童裝產品線和眼鏡、家飾等。


Agnes.b (1930s,巴黎)

1加1如何大於2的道理,Agnes.b最懂。1975年創立的Agnes.b,風格向來清新簡約、不矯飾做作,更把時尚圈盛行的跨界合作發揮到極致,彩妝和L’oreal攜手,又和法國le coq sportif打造公雞鞋,包包與日本SAZABY共推 agnes b. voyage系列,b.Everlast服裝和拳擊品牌Everlast合作,手錶則有Seiko跨刀,激盪的火花讓品牌的可能性無限延伸。


Vivienne Westwood (1971 年 , 英國 )

貴為「龐克教母」 , Vivienne Westwood 的風格還是和她名字給人的感覺一樣 , 甜美、又叛逆。就像 1970 年代的年輕人用搖滾樂抒發對社會的不滿, Vivienne Westwood 設計的衣服裡總透露著批判,可能是衣服上的標語,可能是顛覆的素材、解構傳統的結構或對比、反差、不規則的特異組合,近年則以甜美卻充滿個性主張的風格,擄獲年輕人的認同,連土星Logo都可愛得很有想法 。


Giorgio Armani (1975 年,義大利 )

Giorgio Armani 之於男人幾乎等於品味,誰也不會想到 Giorgio Armani 曾經是個醫學院輟學生。他做過百貨公司櫥窗佈置和陳列,因而熟知布料的種類和差異,也出任過男裝品牌 Cerruti 的設計師,他從解構、再建構,讓西裝少了傳統剛硬的線條,布料質感和剪裁反而讓男人的味道更率性自然,並發展出 Emporio Armani、Armani Jeans、A/X等副牌。


Emporio Armani (1984 年,義大利 )

以老鷹為標誌的 EmporioArmani 是 Giorgio Armani 的副牌,它以休閒的風格詮釋 Armani 的品味,充滿年輕的活力與精神,用色較明亮燦爛,款式則十足現代感,擅長中性化風格的服飾設計,帥氣與率性兼具。 Giorgio Armani 的副牌還有 Armani Colleczioni、Armani Jeans、A/X、Armani Junior 童裝等,並延伸至 Armani Casa 家具等,還有 12 家 Emporio Armani Caffe 咖啡廳 。


Bottega Veneta (1966年,義大利)

Bottega Veneta是近年皮革編織包流行風潮的帶動者,1966年創立於義大利,品牌名稱的意思是「Veneta工坊」,每個包包都是由手工精巧的師傅手編完成,堅固耐用,有「義大利愛馬仕」之稱,1970年代就已是頂級時尚精品,這幾年隨性自在的休閒風盛行,也讓Bottega Veneta的皮革工藝有更多人知道。


Zara (1975 年,西班牙 )

Zara 可以說是西班牙國民流行品牌,因為快速反應的流行資訊系統,讓 Zara 能以一個禮拜上新貨兩次的速度,給時尚人兒新鮮貨,以合理的價格和品質要求,隨時緊追流行步伐,產品線分為 男裝、女裝和童裝 , 2005 年終於進了香港,成為離台灣最近的 Zara 門市,至於何時登台則始終只聞樓梯響 。


TOD'S (1979 年,義大利 )

創立於 1979 年的 TOD'S,光是經典的休閒鞋「豆豆鞋」至今就有一年賣 200 萬雙的經典神話,豆豆鞋因為鞋底有 133 顆橡膠突起物而得名,因為造型獨特又舒適引領風潮,從鞋底延伸到後角跟的止滑豆豆,還特別適合開車時駕馭快門和煞車,也有開車鞋之稱。特殊的豆豆設計近來在包包也看得到,成為品牌象徵之一 。


Lacoste (1933 年,法國 )

Lacoste 的經典,從繡著鱷魚標誌的 Polo 衫開始,原因無他,創辦人 Rene Lacoste 是曾贏得法國和英國公開賽的網球高手,夫人則是高爾夫球健將,「鱷魚」則來自Lacoste先生網球場上死咬不放的球風綽號。說鱷魚牌Polo衫是網球服也好、高爾夫球衫也罷,更貼切地形容是休閒時尚,經典的 Polo 衫直到 1950 年代都只有白色一種顏色,這幾年繽紛的色彩和加重女裝的設計,都是時尚之路的精采步伐 。


Pringle (1815 年,英國 )

近 200 年歷史的老牌轉型成功, Pringle 算是個典範。 Pringle 1815 年創立,最早是 襪子 和 內衣 的製造商,後來針織品的絕佳品質和優雅的菱格紋也獲名媛貴族的喜愛, 1947 年起更陸續獲得英國皇家認證,授與象徵尊貴的 皇室獅形 logo,使菱格紋與獅形Logo都成註冊商標,2000年由新任設計師和經營者加持,注入年輕化的時尚元素,於是老牌重新翻紅,更有活力。


Paul Smith (1970年,英國 )

一想到 Paul Smith ,映入眼簾的就是那色彩斑斕的經典彩色條紋。Paul Smith 1970 年在家鄉 Nottingham 開店,最早是賣 Kenzo 等品牌的精品店,後來嘗試賣自己設計的領帶、襯衫也頗受好評,產品線就愈來愈廣,作品風格都洋溢濃濃的英國味和英式優雅,顏色卻跳躍得敏銳,經典條紋在Mini Cooper車、Reebok球鞋、皮夾、 小熊娃娃、 公仔、床單被套、家飾品等都看得到 。

星期六, 4月 19, 2008

Tata buys Jaguar Land Rover for $2.3 billion




昨晚本人與友人Dustin驅車到桃園錢櫃,參加麻醉科醫師好友Morris舉辦的解悶KTV,由於氣氛過於”白色巨塔”,本人與Dustin決定先行離去。既然到了桃園就順道去拜訪一位在Ford汽車擔任財務大臣的友人Esun,聊了不少八卦,呵呵。

這次Ford把Jaguar和Land Rover賣給印度第二大的鋼鐵公司Tata,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兩個牌子實在太難賣了,再加上Ford在美國本土的市佔率已經下滑到13 percent。為了挽救財務困境,只好處裡掉這隻小灰豹和小綠牌。不過這隻小灰豹跟我家寵物俄羅斯藍貓還真像,見上圖。

印度其實還尚未出現一個能擁有國際知名品牌的大公司。Tata真的滿帶種的,很敢衝,不過又不會像咱們李焜耀一樣衝過頭,當年不但併購西門子還大改西門子內部經營模式,情形類似賓士併購克萊斯勒,最後都弄得一鼻子灰。Tata這次並沒有整個入侵改變其經營模式,反倒藉機會學習。這次併購Jaguar和LandRover,Tata買到了國際品牌、人才、跨國經營經驗,從中也看到他們學習經營的謙卑。跨國企業,不同文化背景、工作習慣之下,要德國人跟著台灣人(明碁和西門子),或美國人配合德國人(賓士和克萊斯勒),到最後只能斷尾求生。我很欣賞李焜耀(其實是買友達有賺錢啦),可惜敗再這一役,希望他早日東山再起,為台灣再寫企業傳奇。同樣的賓士也能早日奪回這段期間被BMW趕上的江山,維持雙B平衡。

星期五, 4月 18, 2008

"有錢人絕不會犯的五大購屋錯誤" 之個人淺見




我不知道怎麼說這篇文章,因為對我們一般非資本家的薪水族來說門檻太高。


之前某商業財經週刊在兩年前就研究過,在台北市生活的雙薪家庭 (沒有小孩的情形下) 年收入至少要119萬,才算剛好過得下去,不然都會很痛苦。剛好過得下去的情形大概就是 : 支付房租、房貸、生活基本開銷、每年出國、享受台北糜爛生活,但絕對不包括小孩的支出,因為那無法計算。或許很多省錢達人會說 119太多,他們可以靠著省吃儉用不出門省很多錢,但我認為若要這樣,那麼也沒必要住台北市(本人認為住台北當然要享受台北能帶給我們的社交娛樂資源),除非是為了讓小孩取得教育資源(學區、補習班、認識其他有錢人的小孩)。不過,再三強調,小孩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內,因為牽扯範圍太大。兩個沒小孩的人住一起,年新119萬,兩年前真的還滿夠用的,現在應該不止了。


北市的房價相對於全世界的其他城市是便宜的,但相對於我們薪水族是非常非常貴的(以年薪一百萬來說,一年不吃不喝剛好買一坪多不到兩坪),沒辦法,這真的是台灣畸形的地方。很多人問我,推案量這麼多,這麼貴,到底誰會來買 ? 外商都是些過客,又不會置產 ?


我可以告訴大家,台北市算是華人社會最適合居住的城市,許多旅居國外多年的朋友都這麼贊同。無論是捷運、治安、夜生活(從誠品到士林夜市,安和路lounge到北投溫泉)、陽明山(外商真的很愛,很少有都市能用半小時車程就能這麼高這麼美)、東北角海岸、台灣人的善良(本人除外啦,好不好) 都為台北市加分不少。和香港比,台北夜景或許真的遜色許多,只有兩大根能看(新光和101,本人每次從高速公路遠眺,配上後面的山陵線,還真像股市K線圖,進出場各爆一次大量),不過有去過香港血拼的都知道,真的很擠很擠,而且更買不起。總之,要找個城市能在半小時內摸得到雲、或海水,真的不太容易。


假如今天我們跟日本語言相通,而且有個有錢爸爸,每天看"東京愛情故事"的我們,一定會吵著要去東京住或唸書,老爸也因為太有錢,乾脆買一間房子在東京疼小孩順便置產用。現在不一樣,中國許多富豪的兒女正因為看太多"流星花園",吵著要來台灣唸書或居住,在語言相通的情形下,這種事已經悄悄在周遭朋友逐漸發生。目前中國人來台購屋雖有法令限制,他們仍可透過第三國,如新加坡,投資台灣。


或許有人覺得溫哥華更適合華人居住,本人雖未旅居溫哥華,但朋友實在太多從溫哥華回來。為何回來呢 ? 因為那邊太適合居住,不太適合創業工作。歐美先進國家相當適合小孩就學、老人養老,因為這兩種人是國家在幫忙照顧,很輕鬆。我們這種年紀就不一樣了,我們是被政府抽稅去照顧這兩種人。加上文化背景不同,歐美社會還是以白人為主,自己人還是住自己地方吧,沒有國,哪有家阿。


回到這篇文章,基於上我們都是薪水族,本人認為自住屋難獲利、買預售屋獲利較大這兩點,門檻真的比較高,而且太衝,故有些異議。之前的文章(real estate manipulation)有提過,我買房地產的 style 就是以守為攻,要投資先求不賠。


投資房地產多年,一個觀念。今天我買了一個物件投資,到最後若賣不出去,或租都租不出去,老子自己拿來住也很爽很開心,便不會覺得有太大損失,這也算一種避險啦,不然放在那邊養蚊子,真得血本無歸。之前許多長庚的同事都買在桃園"投資",然後自己住長庚宿舍,三年半前買700萬,現在開價400沒人要,唉。今天你的投資標的若很適合自住(而且你真的可以住得很開心),就算投資失敗,便可以搬過去,再把之前住的賣掉,達到避險的效果。所以物件一定要好租、好賣、自住爽,我們才會考慮。


以預售屋來說,有時候時實在是一場遊戲一場夢,風險還是有。但重點是要我們薪水族不假富爸爸之力拿個200萬來當頭期款,加上二十年房貸,很拼啦。怎麼辦呢 ? 找些旁門左道吧,有機會再來分享。今天我只想說,除非你很確定是大多頭 (光這點就夠難了),不然兩三百萬砸下去買一個兩年後才看得到的東西的,保守的我在"純投資"的情形下,很難做到。

星期四, 4月 17, 2008

有錢人絕不會犯的五大購屋錯誤 (from住展雜誌)

2008 0305 住展雜誌

在M型社會中,為什麼有些人會有錢?通常是因為他們過去所做決定,對的次數較多;相對地,為什麼大多數人賺不到錢?因為他們常依照自己的直覺做決策,所以常被套牢!「率性而為」如果能賺到錢,則大多數人都會賺到錢, 但事實往往不是如此。

有錢人購屋以地段、大屋為優先考量投資標的。(圖為北市信義計劃區)本文將有錢人在投資購屋時,絕對不會犯的五種購屋錯誤觀念加以整理,希望能幫助大多數人打破以「直覺」投資的迷思,而能順利躋身於有錢人之列。


購屋錯誤一有錢人不會先買小屋,後買大屋
一般人依直覺思考購屋,總是會依自己的能力,先買小屋再買大屋,由小而大,循序漸進。但這種作法只會造成終其一生頂多有個棲身之所,但卻無法從投資購屋中賺到錢,而躋身富人之列,為什麼呢?

首先,是因為小屋雖然便宜,但增值性有限,每一次購屋要等到景氣來臨,才會有大賺頭,但通常一次要等七至十年。

大家想想,買一戶小屋,要等七至十年,才有機會大漲一次,當機會到時,除非是將小屋賣了,不再投資購屋,否則賣了小屋,再換大一些的房屋,不但無法獲利落袋,反而還要再投入更多的資本。

然後,又要花個七至十年等其增值,即使一生順利,也頂多換個三、四次,換到一幢最大坪數的房屋後,很可能還等不到該屋的增值,就已「蒙主寵召」,讓政府坐抽遺產稅了。在其一生之中,皆處於投資的「等待獲利期」中,而真正獲利者,不是其子女,就是政府,「一生打工,如竹籃打水一場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成為其一生投資的寫照。

自住屋難獲利
其次,由小而大的購買行為,通常會捨不得與自住行為區分,也就是說,投資人所買的房屋可能大多用來自住,自住的房屋是無法投資獲利的!

因為即使房屋愈換愈大,但當想將最大坪數房屋出售時,常會捨不得,因為想到如果房屋被賣了,自己就沒有房屋可以居住,子女就會無家可歸,於是在情感上就會捨不得出售。

結果一生只會擁有一幢自用的房屋,自然也不易從房地產投資中獲利,而成為與投資獲利無緣的「屋奴」。

任何一個希望從事房地產投資的人都必須了解,「自住」和「投資」是兩件事,如果想要「自住」,依照自己經濟能力由小而大,一生做個「快樂屋奴」,是沒有問題的。

但如果想要投資獲利,則必需和自住的房屋分開,要由大而小,因為,如果先買一戶大坪數的房屋,等到一次景氣(也許七至十年)來時,即可將房屋出手獲利。此時,可有二種作法。一是手中握好現金,等房屋跌價後,再進場購買,則可安穩將獲利落袋(先售後買法);另一種則是同時再購買一戶小些坪數的房屋,則可馬上實現獲利(以大換小法)。

率性而為可行

如果投資人真正瞭解這二種投資獲利方法,則房屋雖然即使愈買愈小,但每次的景氣(七至十年)都會為自己帶來獲利的機會,在有生之年,至少可以賺取三至四次,甚至更多次的獲利機會。

這種做法唯一要克服的是自己的直覺式思考方法,我要再提醒一次,如果依直覺「率性而為」的投資可以賺到錢,則有錢就不會是只有少數人的專利。


購屋錯誤二有錢人不會先買郊區,後買市區

依一般人依直覺思考購屋,總認為應該依照自己的經濟能力先買郊區,後買市區,最常聽到的聲音是「台北市的房屋已經太貴了,買不起,只好先買台北縣(甚至更偏遠的地方)!」就投資的角度而言,這是一種風險極大的錯誤,為什麼呢?

因為郊區通常是區位較差的地方,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房地產投資的三大鐵則是「區位!區位!區位!」意思是說,寧願不要投資,也千萬不要購買區位不好的房屋,「只要台北一張床,不要台東一間房」在在說明了區位對於投資的重要性,而郊區就代表了區位的不佳。

區位不佳就代表了未來增值空間有限,風險卻很大。由過去幾十年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郊區的房屋,在每一次的景氣時,大量築「夢」,讓許多無經驗的投資者與首購族,因為價格便宜,歡天喜地的購買,後來卻多遭套牢,遭到價格被腰斬,甚至再腰斬的命運。

每一個人都知道,當景氣來臨時,是郊區房屋的漲幅大?還是市區的漲幅大?當然是市區的!那為什麼還要去投資購買郊區的房屋呢?

同樣的例子,有許多新開發區的房屋,其價格雖然較市區便宜,但其情況卻亦相同,即使該區域有增值潛力,大多也已經反映在價格之上(超漲),要等到真正投資獲利,至少都是十年以後的事了。

更可怕的是,所築的「夢」如果發生變化,例如該開的捷運不開了,該蓋的學校不蓋了,該有的設施不建了,就會產生極大的跌價風險。

根據過去的經驗,一個新開發區的成熟時間,幾乎沒有少於十年的,例如信義計畫區的成熟花了超過二十年、淡水新市鎮的開發,經過十年仍是荒草一片。 依此經驗,大直及南港重劃區,沒有再十年是無法成熟的。因此,如果想要投資房地產獲利,千萬不要因自己經濟能力的考量,而先投資郊區,後投資市區。


購屋錯誤三有錢人不會先買中古屋,後買預售屋

一般人依直覺思考購屋,總認為購買中古屋(或成屋)因為看得到,而且價格通常也比預售屋低,所以安心購買。其實根據房地產投資的角度,中古屋是比較不具備有投資獲利機會的,為什麼呢?

首先,中古屋所購買的是「現貨」,是一種以大賺小的投資模式,也就是說必需先投入一大筆錢(即使部分是銀行融資),然後坐等增值。

依上述的經驗,每次景氣的時間大都要七至十年,所以在如此漫長的等待期中,每一天都必須支付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即使有人會說,中間會有租金收入,扣掉利息,至少應該還會有些賺頭。

但如果投資人真正拿計算機打打,目前市場上的中古屋,不論是何種產品,其租金收入通常在三%至五%之間,而銀行利息就要付出約二%至三%(甚至更高),如果再加上租金所得稅,以及房屋稅、地價稅,以及各種維護費用,即使不算折舊都不一定會賺錢,這些成本都還不包含如果遇到不良的租客,欠租或賴租,以及客戶更換中所造成的空置期損失,如果真正細算,獲利其實是極低的(有些甚至還貼上機會成本的損失)。

預售屋潛力佳

買預售屋可以小搏大,據歷史經驗,在每一次的景氣來臨時,往往購買預售屋者的獲利,都遠遠大於出售者。但投資預售屋就沒有這些問題,雖然,一般而言預售屋的價格較高,但在未來三至五年裡,投資人通常只要付出房屋總價的十五%到三十%,而在這段時間裡,所有的稅費,如房屋稅、地價稅,甚至土地增值稅都是由賣方(建設公司)支付。

相對的,如果房屋有增值,則一OO%的增值皆完全由投資人取得。甚至如果在房屋尚未蓋好時即已出售(轉售),則通常連所得稅都可以省下來。

根據歷史經驗,在每一次的景氣來臨時,往往購買預售屋者的獲利,都遠遠大於出售者(建設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

除此之外,如果房屋漲價的數額相同,預售屋的投資報酬率至少會是中古屋的三倍以上。 因此,如純就投資的角度而言,有錢人很少會購買中古屋的,因為中古屋基本上不是一種好的投資標的。

其次,回到景氣時間,如果每七到十年才能有一次景氣的機會,對於投資預售屋而言,因為其通常有三至五年的興建期(房屋才會蓋好)。

所以,相對於中古屋,其等待增值的壓力減輕了極多,許多投資人往往在房屋尚未興建好時,即已投資獲利,這是中古屋所無法比擬的。

我必須再提醒一次,預售屋的投資機會只有在台灣才有,世界上許多地方,雖然也有類似的名稱,但不是預付款(Down Payment)要很高,就是購買期較晚(如中國大陸有必須在結構體完成才能預售的規定),甚至嚴格限制了銀行貸款的方式與成數,這些都將預售屋的投資優勢做了較大的限制。

只有在台灣,沒有這些限制,也才有最佳的預售屋投資機會,投資人怎能不把握?


購屋錯誤四有錢人不會先買景觀,後買區位
一般人依直覺思考購屋,總認為有「景觀」的房屋會有較大的增值,因此每當許多廣告打出「景觀住宅」,總能吸引到許多人趨之若鶩。但事實上,景觀的價值是必須加以檢驗的。 一戶有景觀的房屋,當然比沒有景觀的房屋要好,這是不需要討論的,但是真正的問題是,那一種景觀能讓房屋增值?

就投資的角度,郊區的景觀是不值錢的,例如在北海岸地區,每戶房屋都能看得到海景,例如在新店安坑地區的山坡地住宅,幾乎每一戶都能看到青山綠水,但為什麼入住的人並不多,而其房屋價格的增值又十分有限?不是常聽人說「百萬豪宅,千萬景觀」嗎?

景觀要值錢是要在市中心的景觀,因為在市中心的景觀是「稀有品」!例如在台北市區大安森林公園邊的住宅,每坪已經衝破百萬元;例如中永和的四號公園旁的住宅,每坪也至少超過四十萬元,為什麼呢?

有錢人先選區域,後選擇景觀,在北市都會中,有些景觀是稀有的才值錢。(圖為大安森林公園)因為在市中心的景觀是稀有的,也才有增值的條件。相對地,如果在郊區,景觀就不是「稀有品」,幾乎每一戶房屋打開窗戶都有景觀,這時候,景觀就不值錢了。

最好的例子是前幾年有許多久居都市的「窒息族」,為了爭取景觀,紛紛到合歡山蓋別墅(也有到宜蘭蓋農舍的),認為該區的景觀已是台灣之最,不但可以生活的健康,其房屋價格亦必然會增值,但是,那些房屋在這一波大台北地區平均房價幾乎上漲了五十%的波段中,不但沒有增值,反而乏人問津,有些人甚至還悄悄的又搬回了都市,這是什麼道理呢?

還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景觀不能產生價值,「稀有的」景觀才有價值。 即使在台灣首善之區的信義計畫區中,真正能有景觀的房屋不到二十%,而其中還有有些景觀是許多人所不喜歡看到的(如墳墓、隧道、或是高架橋)。

因此,即使在信義計畫區內,每坪房屋的價差,也有相差到一倍的,在如此小的區域中,已有這樣大的差異,在都市中各區域間的價差自然就更大了。 對於有錢人而言,一定是先選區位,後選景觀,因為就投資的角度而言,在A級區位的A級產品,必然是東方不敗,永遠會贏的產品,但在A級區位的C級產品卻是另一種會增值而可以獲利的產品。

最近在信義計畫區內的國民住宅,每坪也賣到五、六十萬元,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要迷信景觀,「稀有的」景觀才有增值的潛力,而大部分廣告上所標示的景觀,都不具備有「稀有性」!


購屋錯誤五有錢的人不會先買建材,後買品牌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般人依直覺思考購屋,總認為房屋如果建材用得好,就一定愈增值,因此,只要看到售屋廣告上說「四面石材,進口設備」,就芳心大動,衝動購買,但後來卻多無法享受較大的增值,為什麼呢?
以往,在許多建築師的訓練中,總認為蓋房子要像蓋碉堡、蓋古堡,要實在、要堅固、要遮風、要避雨,因此大量採用石材,由外而內,幾乎是在興建一棟一棟的城堡(以往在他們教科書上的例子,也多是古堡)。

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逐漸發現,住宅是要讓人住得舒服,而城堡並不能讓人住得舒服,(如果大家去看過城堡就知道,城堡只能讓極少數人舒服,居住其內的大多數是不舒服的!)。 如果要讓人們在房屋內舒適的居住,風調雨順,節能省源已成為目前世界的主流。

最好的例子是前些日子,大連市蓋了一批豪宅賣給美國最大電腦公司的高級主管住,全部都沒有採用石材,記者問開發商原因何在?該開發商回答,因為該電腦公司的安全部門會先檢查每一幢房屋,如果輻射量較高,就不會同意讓該公司主管居住。

天然石材由於來自地底,多少都會含有輻射量(另一種型式的輻射屋),很不容易通過檢驗。在台灣的許多建設公司還在迷信石頭城堡的同時,世界上包含中國大陸都已經積極的在改變。

在台北市有許多擁有好品牌的建設公司,其建築物已經愈來愈少用石材,具有環保特性的鋼材、玻璃,以及可以大量通風並節能省源的門窗已經悄悄地出現在我們的四週。

具有「未來性」的房屋才具有增值的潛力,在很多外行人還在看建材、設備的時候,重視環保節能的「新好宅」已經逐步出現。

因此,有錢人已將注意力由原先的建材、設備移轉到對品牌的重視,唯有具有好品牌建設公司的產品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在許多「一案公司」的售屋廣告還在強調其所聘用的規劃及施工團隊是如何有名,及其建材設備是如何地系出名門的時候,不知道真正有品牌的公司是不需要這些包裝的。

例如雙B汽車會打方向盤或是輪胎是什麼人設計或是什麼人製造的廣告嗎?

同樣地,LV皮包會打所用的皮或鈕扣是什麼人設計與什麼地方製造的廣告嗎?

品牌的精神即在告訴消費者,只要你買了我的產品,我負責到底,是誰設計、誰製造並不重要,而是本公司有多久的歷史,過去提供過什麼樣的產品,什麼樣的服務;現在,對於世界潮流趨勢有什麼樣的瞭解與什麼樣的判斷;未來,要提供什麼樣的產品、服務與責任,如果消費者認同了,就購買,這就是品牌。

為什麼有錢人會願意多花些錢購買有好品牌的產品,因為好的品牌自然具備了未來性與增值性,請特別注意,愈能夠掌握未來產品趨勢的好品牌公司,才愈能讓房屋增值。

有錢人的抉擇
有錢人為什麼會有錢?就因為常能掌握致勝觀念做決定!沒有錢人為什麼會沒錢?就是固執己見,常憑著自己的直覺與感覺做決定。

世界上,能掌握致勝觀念做決定的人少,憑直覺思考做決定的人多,自然會造成少數富者愈富、多數貧者愈貧的M型社會,如果我們真正希望投資房屋獲利,自然應該要向有錢人學習致勝觀念!

前陣子十分暢銷的「富爸爸與窮爸爸」系列書籍,所要傳達的觀念,就是富者為何會富的原因是有正確觀念,而正確的觀念卻往往與大多數人所習慣的直覺思考的結果相反,所謂「學而不思則罔」,要讓一個人瞭解,他依直覺思考的結果往往是不正確的,已經十分困難,如還能說服他改採正確行動更是難上加難,但這卻是走向有錢人道路的唯一方式,祝大家投資順利!

換一個觀點看"猝死"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想要在死之前多久知道你可能要死?

是一年、三年、五年,還是十年。

或是五天、三天、一天、一小時,還是死之前一秒都還不知道自己要死。

有長期從事過醫療照護工作的朋友該很清楚我在問什麼,換句話說,我等於在問你,若你可以選擇你的死法,你想怎麼死。生病嗎? 哪一種病?

我在林口長庚胸腔科時,專門研究肺癌的陳志宏醫師查完房後跟我說了個故事。有兩個病人都在70歲"長出"肺癌,五年後也就是75歲都"死於"肺癌。不過甲病患很注重健康養生,每年都做健康檢查,於是甲病患在71歲就被"診斷"出肺癌,開刀化療四年後不治死亡;乙病患生性樂天,今朝有酒今朝醉,他在74歲才被"診斷"出肺癌,緩和治療一年後死亡。這兩人同時發病同時死,只是診斷的timing不同,造成兩人經歷心理壓力及生活品質受限的時間相差三年,也就是說乙病患多爽了三年。如果是你,你想當哪一個?

在醫院工作過的最大體悟就是,千萬不要生病。想想,一支原子筆size的管子從你的鼻孔插到胃,放五分鐘你就會眼淚直流,但很多人一放就是好幾年,而且管子很多種,只要是你身上有洞,在有需要的情形下,醫護人員都會想盡辦法把洞插滿。回想起多年前,阿嬤過世時,原本在家心律不整休克,送到醫院又救了回來,但再也沒醒來過,在加護病房又住了90天,住到最後整個body腫成兩倍大,連舌頭都爆出來。 終於,在民視八點檔世間路大結局當天晚上九點半,阿嬤真的停止心跳,我們想她是要看完完結篇才要離開吧。後來,家人都覺得後面那九十天真的很多餘,但好在阿嬤完全沒意識。相反的,阿公就厲害多了,他在大年初二,熬夜整晚在網路與網友下棋對奕,到清晨六點,自己洗完澡穿好衣服後,突然心肌梗塞當場死亡。家人都覺得阿公不知道哪修來的福氣,直到往生之前都還在做自己愛做的事。

常跟醫護同僚討論,哪種死法最好:
1.氣喘發作或末期肺部疾病,那種窒息的感覺有時還會拖的個五到十分鐘,不好,萬一被救起來半死不活,一定會被插管住加護壁房,殺了我算了。

2.肝病到最後會昏迷還不錯,因為感覺不到,不過前面按照慣例應該會食道靜脈區張常常吐血,急診看到很多,有時還會自己把自己嗆死,不好。

3.腎病死法很多種,慢性腎病多半還是因為心臟問題死亡。不過有時急性發病,腎臟熊熊無法排出三樣東西導致死亡,就是水、酸、鉀。水分排不出去,積在肺裡,等於自己被自己排不出去的尿淹死 ; 酸排不掉,會把自己酸死 ; 鉀離子排不掉,會把心臟麻痺。本人favor第三種,不過若真的急性腎衰竭,三選一,很拼啦。

4.腦部問題都只要能先失去意識再死亡都不錯,不過若拖太久會連累家人,太自私,還是不好。

5.意外死亡,死法太難看,還是別了吧。

6.診斷出癌症,開刀化療又復發抑鬱拖個五年十年,這不用多說吧。若一定要,我寧可跟上述乙病人一樣。坦白說醫生最怕做健康檢查,因為我們很清楚一旦有事,後續處理的痛苦。

7.我們都覺得因為heart的問題如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當場死亡是最棒的,因為心臟病發前一秒你搞不好還在玩高空彈跳、打麻將自摸、打CS、騎單車環島、或是做愛(馬上風,幹,我求之不得,拜託拜託)。 然而,慢性鬱血性心衰竭是相當痛苦的。

基於醫師出身,本人還是會提供醫療衛教資訊。本文單純為個人偏激立場,還是希望大家都不要生病,預防勝於治療。

星期三, 4月 16, 2008

從本人這次自行車車禍骨折談遠端醫療照護


真他媽的痛到爆。4月15日上午10點半,天氣不錯,本人興高采烈的騎著我Orbea自行車,前往大直至善路中央社區試試腿力。出門前還特地帶了PDA手機看盤下單,因為本人為展現孝心所買的華夏(1305)終於解套了。為何說展現孝心 ? 還是別說了吧,唉。

廢話說太多,還是趕快來說說我是怎麼撞車的。本人穿過復興北路地下道,經過大直橋之後,再鑽過自強隧道,來到至善路。因為是緩坡的起始點,本人正想先衝一下,眼見前方一輛剛起步的小黃,我心想前面都沒車,小黃應該馬上可以把我遠遠甩開,沒想到他老兄不知是跨下癢還接手機(原因不明),竟然在連坨狗屎都沒有的至善路上緊急剎車。本人隨即緊握剎車,但因煞太死,導致後輪上飄,車子翻一圈,我先是飛撲到其小黃後車廂上,隨後向左翻滾到地上。爬起來後牽起車子跟一旁麵攤歐巴桑借水刷洗過後,又騎原路騎回市區。先到復興北路民權東路的"irun"自行車店調整車子。過程中才慢慢發現左手臂越來越酸而且沒力(elbow bursa rupture, tendon被 hematoma壓迫,導致漸進性無力,想像一下一堆人同時壓著你肘關節附近所有穴道:天井、曲池、手三里、少海、小海......等等)。

本人回家即驅車前往台北長庚急診,打開皮包才發現健保卡不在身上。至於為何不身上?It's another long story happened 3 days ago(有機會再詳述). 於是本人只好又到檢驗所照電光片。結果,竟然斷了。在沒有健保卡加上左手橈骨骨折的情形下,本人只好再自行開車前往林口長庚醫學中心,並用僅剩的右手一邊危險駕駛一邊開始聯絡:骨科醫師Levis、麻醉科醫師Morris、電光科醫師Jason、內科醫師Brian(媽的,Brian還說:你要來開party喔,才下午,太早了啦。)本人最後在Levis的建議下(沒有op indication,你可以回去了)悻悻然地離開林口長庚。不過專業就是專業,下次有party一定幫他們每個人介紹5個正妹。哈哈,我大概也只有dating service的功用。

其實本人在檢驗所拍完電光片就已先用3G照相手機上傳至網路,因此衆醫師們便透過網路先行做初步診斷,這其實就是遠端照護的應用。一年半前,就在多年好友Jenny邀請下擔任世貿銀髮族醫療展醫療顧問,當時Jenny她們就是開發遠端照護的,所以略有接觸。其實說白一點就是說你量完血糖血壓,資料就會馬上傳到醫師那邊,可以馬上判讀。很多豪宅都配備有這種照護功能,如內湖的世禾御苑。不過因為台灣地狹人稠,hospital shopping的惡習不改,遠端照護這塊市場一直沒能打起來。

就本人所知目前台灣遠端照護是有人用在安養院,因為你叫醫生每天去巡也不是,都不去看也不行,用遠端照護每天傳一些基本的生命徵象來判讀最剛好。我想這塊市場在對岸中國應該最有潛力削錢。目前正有朋友找本人合作去中國開發行銷此市場,雖然我實在不想跟共匪打交道,但為維護醫師尊嚴, 我打算秉持著"不談判、不妥協、不嘻皮笑臉"等三不政策,深入匪區。

星期二, 4月 15, 2008

猝死 (純衛教文章)

令人遺憾的例子
· 2月23日晚間11點多,音樂製作人馬兆駿前往超市購物突然昏倒,送醫急救不治,疑因心臟病發猝死。 得年48歲
· 3月4日下午,台北市大同警分局偵查隊副隊長馮照明在中和國小運動時突然昏倒,他生前有高血壓病史,疑因天冷,加上劇烈運動,心臟不適猝死。得年50歲
· 3月4日下午知名主播廖筱君的弟弟廖維德在籃球場上打球突然昏倒,送醫急救不治 。生前疑胸悶不通。得年36歲。
· 3月25日清晨科技新貴黃金明參加國道馬拉松半途猝死。得年32歲

幸運的例子
· 3月3日 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魏拙夫登山後返家途中.因冠心病發生在路上求救,隨後被送上救護車急救得宜保住性命。-- 63歲

猝死的定義?
· 猝死”也叫急死。看來貌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經治療後已穩定或正在好轉的患者,在很短時間發生意想不到的非創傷性死亡。
· 關於從症狀出現到死亡歷時多長定為“猝死”的標準,各家意見不一。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為6小時以內。
· “猝死”的高峰則是在發病後一小時內,因此一些心臟病學家認為發病後一小時內死亡作為“猝死”標準。

為何會猝死?
·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徐粹烈表示,所謂的「猝死」是指發病內1小時內突然心因性原因神志喪失造成死亡,猝死個案多半是青壯年男性,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猝死個案中,心血管疾病占其中的80%,很高比例都是「冠心病」,其他原因有肥厚性或擴大性心臟病變、心肌炎、心律不整等病症。而死亡的直接因素是急性心室性心律不整。
· 在美國,一年約30萬人猝死,發生率約千分之0.5~1。英國每年有5萬人猝死。依歐美的比例推估,台灣每年約有5千至1萬人猝死,事實應低於這個數字,因為台灣的冠心病人較歐美少。
·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猝死來得突然,可能是在睡眠中、休息中或是輕度運動或活動中,突發心跳驟停而猝死。也可能在劇烈運動、精神壓力、情緒激躁、暴飲暴食、過度勞累、過冷過熱等情況下,突發死亡。 部分冠心病猝死者在發生死亡前,會出現胸痛、胸悶、心律不整、全身不適、氣喘、噁心、頭暈、冒冷汗、心臟衰竭等徵兆;有些病人沒有任何徵兆。

猝死會遺傳嗎?
· 猝死可能會遺傳。2004年,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賴凌平在台灣醫學會年會報告猝死相關基因;賴凌平曾為一對經常因為劇烈運動而昏倒的父子進行基因檢測,結果發現父子兩人均帶有遺傳心因性猝死基因變異成為猝死的高危險群。
· 賴凌平在台灣醫學會年會上報告,遺傳性心因性猝死屬於顯性遺傳;如果爸媽帶有基因異常,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將是1/2。
· 賴凌平建議,家族成員中曾有人昏倒或猝死,或自己曾有不明原因昏倒者,應該由心臟科醫師評估心電圖是否正常;如有需要可以進行相關檢測,確認自己是否屬於有家族遺傳的變異基因,盡可能預防猝死。

過勞死=猝死?
· 一個人經常加班、熬夜、休息不好,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焦慮、失眠、記憶力減退、精神抑鬱,甚至引發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如果這種疲勞持續6個月或更長時間,身體就可能會出現低燒、咽喉腫痛、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 而且,非常嚴重的長期性疲勞很可能就是其他病症的先兆。人們常說的“過勞死”實際是長期過度的勞累,引發人體心衰、肺衰、腎衰、心肌梗、腦溢血等病症造成的猝死。這種猝死的死因主要是冠心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與一般猝死沒什麼不同。只不過這些病的潛在性使過勞者忽略,以至釀成嚴重後果。但若沒有過度勞累這個誘因,猝死可能就不會發生。

四類症狀出現可能會猝死
對於猝死高危險的族群,預防性健康篩選是非常重
要的。包括一般民眾熟知的家族病史掌握;例如家
族中是否有猝死、早發性的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直系
或旁系血親,還有對於自身身體狀況的隨時掌握。
特別注意是否有運動中甚至是無預警發生以下的
不適症狀:
· 喘,意即所謂的 「氣促」。
· 頭暈 ,表示心臟輸出血量不足 。
· 心悸 、心律不整 。
· 胸悶。

四種危險生活習慣也可能猝死
· 情緒過度激動:因為在強大憤怒的情緒下,心臟的負荷瞬間加大可能誘發心室顫動而猝死。
· 抽菸及刺激性飲食:抽菸才是最危險的因子!避免抽菸更重要。
· 睡眠太長或太短:經常熬夜或嗜睡將使人體的內分泌被打亂,心臟也無法得到休息,猝死機率隨之增加。
· 工作時間過長:台灣人工作時數長,研究指出長時間壓力下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增加3~5倍。

誰可能會猝死?
· 有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膽固醇過高症。
· 個性偏積極好動、倔強、易衝動、情緒急躁。
· 有抽菸者要特別留意冠心病猝死。
· 一般民眾發生猝死的機率約千分之0.5~1。但如果是心肌梗塞族群則有30%的發生率。
· 曾有猝死經驗被救活者,日後再發的機率也高達20%。
· 心室功能不好者,或是心衰竭的患者,猝死機率高達15%。
· 青壯年男性心因性猝死者,幾乎生前都身強體壯。健康情況無明顯異常,他們不像老年人那樣重視疾病的訊號,平日也沒有定期做健康檢查的習慣,因此無法提早發現先天性或是後天心血管疾病,以致突發猝死意外。

星期一, 4月 14, 2008

人生23個防衰老關鍵點 (純衛教文章)

人生四大關卡生、老、病、死,生理老化無法避免,英國《每日郵報》健康專欄作者安吉拉.艾波斯坦斯坦博士,曾根據各項最新研究撰寫了防衰老關鍵點文章,認為只要適時改變生活習慣且保養與預防得宜,就能讓人減緩衰老和疾病,延後死亡的時程。

青春期 體格成長
1.
8歲開始影響女性生育能力。8至13歲此階段早發育女性開始產生荷爾蒙變化,其他身體性徵也逐漸產生變化。

2.
9歲開始早發育的男性產生荷爾蒙變化,9至14歲其他身體性徵也逐漸產生變化。

3.
10歲男、女性的青春期開始萌芽。應注意營養均衡與體格發育,多做運動。

4.
18歲智齒發育。人類臼齒3顆,與草食性動物一顆一顆長的方式很像,6歲長成第1大臼齒後,每隔6年長1顆,18歲智齒發育,方便繼續嚼食富纖維質的新鮮蔬果。


青壯期 發育成熟

5.
20至25歲骨骼發育達到頂峰。要攝入足夠的維生素D、K,及膠原蛋白,可多喝豆漿、多吃深色蔬菜。一般來說,30歲前存好骨本,對骨質密度增加較有益處,運動也有幫助。

6.
23至30歲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此時卵子品質佳,身體完全發育成熟,此時生育母親嬰兒都健康,且有能力照顧小孩。超過此段年齡層,30歲歲卵子質、量均逐年變差,生殖能力下降。應注意勿攝取過量的熱量,運動、睡眠、飲食兼顧,適度維持性行為功能。

7.
28至35歲男性最佳育兒黃金期。30歲精力旺盛、體力也好,身體不易出狀況,可避免蠟燭兩頭燒,也能享有親子樂。35歲男性生育能力下降,性勃起功能開始轉弱,讓女性受孕精卵的流產率增高。注意褲子不能穿得太緊,讓睾丸保持較低溫度以提高精子存活率。每天維持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以減緩生殖功能的老化。

8.
30歲新陳代謝能力下降,比較容易發胖,應注意不能吃太飽
,以8分為宜。要多運動,消耗熱量。

9.
37歲關節開始磨損,尤其膝、髖關節。開始注意運動的形式,減少高衝擊性運動、劇烈球類,改以中等強度的走路、體操、太極拳等。下樓梯時放慢速度,不要過度彎腰取物。營養方面,可適度吃些含膠質、潤滑關節的東西,例如黑木耳、白木耳、海帶、川七葉、豬腳、鳳爪等。


中年期 髮白骨鬆

10.
40歲白髮開始出現。因為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不活躍,宜避免長時間因眼鏡或是帽子壓迫頭皮,造成毛囊萎縮。頭髮平均壽命為5至7年,各種營養的均衡可以延緩白髮的出現,特別是維生素B群可延緩白髮生成。此外,需注意頭皮的清潔。

11.
41歲大腦進入中年期,腦重量逐漸減輕,到60歲大腦進入老年期,腦細胞每天流失5千到1萬個,腦部供氧減少,老年腦神經細胞數,比青年時期減少20%至30%,老人腦供血量也比年輕人減少約17%,領悟力、記憶力受到影響。要減緩腦部老化、保持頭腦靈敏,宜多從事社交活動,或是動腦工作,如:社區活動、讀書、下棋、打麻將、園藝、歌唱或彈奏樂器。

12.
42歲男女性骨質疏鬆出現,應加強維生素均衡,可做些快走運動以減緩骨質密度的退化。

13.
48歲開始出現老花眼的症狀。眼睛聚焦能力下降,為保護眼睛、緩和衰老,多到戶外走走、看看遠景,吃些含維生素A、C、E食物或深綠色蔬菜,也可補充葉黃素等。癮君子宜戒菸,以避免白內障提前發生。

14.
通常49歲男女開始掉髮,頭髮直徑比20歲略短10幾微米,數量也逐漸減少。應提早注意頭皮健康、多吃黃豆、甘藍菜、青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15.
50歲是女性更年期平均年齡。骨質密度迅速惡化,運動、飲食更需注意,多攝入鈣質,可吃黃豆製品(如:豆腐)、蔬菜。別喝太多咖啡或茶,1天內咖啡不超過300cc、茶不超過500cc,兩者相加總量不超過500cc。

16.
51歲男性荷爾蒙明顯下降。55歲以後睪丸逐漸萎縮,雄性激素逐漸減少,補充適量鋅、硒、維生素E食物,睡眠務必充足,保持心情舒暢、減少外界過度刺激。由於腹部脂肪的囤積,容易導致男性荷爾蒙功能更惡化,脂肪易轉變成女性荷爾蒙,聲音開始逐漸變細。

17.
53歲聽力開始惡化。有些藥物會產生傷害,勿隨便服藥,需遵從醫囑,同時,勿因聽力差而開大音響。

18.
55歲開始皮膚乾燥,容易有皮膚病症。要避免曝晒太陽,可以吃適量的全麥、燕麥,攝取橄欖油、花生、杏仁、腰果、深色蔬菜、胡蘿蔔素食物,以維持皮膚健康。


老年期 器官減退

19.
60歲白內障問題出現、肺活量為30歲的一半、肝臟重量約為青壯期的6成。60歲以後進入老年期,身體開始老化,各器官重量減輕、功能減退。視力問題應避免晒太陽,上午10點到下午2點避免在太陽下,以減少紫外線傷害。少吃甜食,維持正常血糖。

20.
63歲多數人血糖明顯偏高。每天30分鐘運動可促進身體運用糖份的能力,可多吃高纖維全麥或糙米。血糖升高將更加損害自40歲起即逐漸萎縮的腎臟功能。

21.
65歲半數台灣民眾有高血壓困擾。心血管功能此時明顯減退,需注意血壓是否升高,定期檢查血壓。勿吃過多鹽,少吃內臟,多蔬果,每天充分運動,以改善血液循環,避免造成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病。

22.
73至75歲是台灣男性的平均壽命。降低飯量可以更長壽,保持心情平靜。大腦老化後,因功能不健全而發生「老糊塗」現象。

23.
79至81歲是台灣女性的平均壽命。節制飲食,做好前面各年齡注意事項,此時自然能享受成果。女性膀胱22到80歲間尿容量大體一致,但因為膀胱負責控制液體流出的括約肌力量減弱、敏感度降低,才易產生尿急現象。

怎樣的男人最迷人? Story about Eddie Khim



Eddie Khim是我一位多年的好友,坦白說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形容我跟他的關係,因為他足足大我34歲,和我母親同年,他對我算是亦父亦師亦友,我對他大概只有一個頭銜,就是債主 (呵呵,他五年前在台中工作室的房租是跟我借的)。為何要提他 ? 因為他在我讀醫學院時影響我甚多,加上他算是音樂界很傳奇的一號人物,寫寫他順便讓我回憶一下大學生活。但重點是,他真的挺 charming 的。

Eddie是個新加坡人,專長是玩音樂和做菜,嘿嘿,夠吸引女人吧,怪不得他30年內取了四個不同國籍的老婆(若我沒記錯的話,順序好像是新加坡、印尼、澳洲、台灣),還生了六個小孩,最大的可以當我姐,最小的可以當我兒子,range 很大吧。當然,已經過耳順之年的他又處於離婚狀態,現正和女友同居。唉,或許跟他們混太久,導致我對婚姻看法扭曲。

在一次和Eddie他那小他30歲的女友Paula(化名)聊天時,她歸納出男人如何吸引女人的幾個元素,當然,性能力、幽默感、金錢地位我不再贅述。她覺得是要有衝突性。玩音樂和做菜似乎沒啥關係,兩種都是很普遍的興趣,但當一個男人同時具備這兩樣專長 (可惜我只會一種),而且都是非常pro 的,就會產生一種衝突感。我能想像當Paula一下看著Eddie穿著圍裙揮汗如雨地辣炒新加坡年糕,下一刻卻拿起吉他刁起杯 single malt 對著全 bar 的客人唱起”Our day will come”,呵,這對女人的殺傷力還真不可小覷。

以下簡介Eddie Khim

Eddie是個很棒的bass player,40年前在新加坡是當紅樂團的bass手,就類似現今台灣五月天的馬沙一樣。紅過了以後,他浪跡天涯,到處走唱,還到印尼皇宮被表演給皇室貴族聽。後來,因為唱片業不景氣,他經由朋友介紹到一間五星級飯店擔任客服經理,也因此建立了許多上流社會的人脈,練出了一口strongly American accent,偷學了五星級大廚的手藝。
1980左右年他來到台灣,在全台第一間爵士樂餐廳蒙地卡羅擔任吉他手,當年的bass player 就是先前台北市Brown sugar餐廳 house band 的 Rony。另一荷蘭籍吉他手 Jimmy 已經年過70 (他很特別只會說台語、英語、西班牙文不會說國語),先前心臟開過刀作過CABG,現在在墾丁南灣開 pizza 店。

表演也是會有倦怠的,他有陣子以修吉他為生,去他的工作室能看到各國寄來的吉他。他的工作室變成很多在台灣的外來樂手(星馬、菲律賓、香港居多) 出沒、聚會的地方,當然也有很多二手樂器買賣。每到週末夜許多知名樂手 (韓賢光、黃顯中、羅希……等等,這些人都是當今台灣唱片業屬一屬二的錄音室樂手) 都會來他這喝酒聊天,隨手拿把吉他,隨性彈奏些 Deep purple、Jimi Hendrix、一堆70年代搖滾經典,順便說說一些演藝圈內的大八卦......,跟他們玩在ㄧ起真的是非常過癮。目前他在台中開了一間餐廳專賣娘惹菜。

美食指南:

娘惹菜其實是早期漢人和馬來人通婚融合所衍生出來的料理,加入馬來菜元素的中國菜。應用了不少當地特產配料入饌,例如菠蘿、椰漿、香茅、南薑、黃薑、亞參、椰糖等,而材料方面一般雞鴨、牛羊、海鮮、蔬菜都會用到。娘惹菜一般較為多汁,甜、酸、辣的味道。

星期五, 4月 11, 2008

Real estate manipulation. Which block is better?

房地產我想是這年紀大家最愛探討與追求的,本人因為長相超齡,從醫學院二年級開始,就和歷任女友假扮新婚夫妻,把看房子當周末休閒活動。累積了這麼多年的看屋買賣屋經驗,只能說房地產真的很黑,絕對不是一般善男信女在信義房屋前面,指著一張廣告單就可以找到幸福的。至於多黑,有機會在略為描述。

本人因個性保守(自己看命盤也是,本人在九宮中屬於純種太平時期的人),因此投資房地產不愛找易飆漲的區塊。局勢好的時候先飆,變差馬上先跌。本人酷愛核心台北市捷運沿線有名校學區的區塊。民權以南,和平以北,光復以西,松江新生以東,這四條邊所圍起來的block(區塊)即為本人的觀察範圍,無論新舊、預售、新成屋、住宅、商辦、停車位都有所涉略。

當然除了這個區塊以外還是有很多不錯的地區,像信義計畫區,不過太貴,留給陸資炒吧;天母太遠,交通不便,進出只有一條主要幹道,雖然環境好,有陽明山加持;大直交通便利,未來有捷運,離高速公路也近,不過建築師朋友透露大直明水路周遭建地為基隆河截彎取直而成,不適合作大型建案,雖然李遠哲、張忠謀都住得很爽,不過他們應該都不只一棟房子。

我所畫的這個block是台北市最市中心的區塊,要飆漲或許最慢飆,但若跌應該是最抗跌的,房價最為solid。記得區塊、交通(捷運)、學區,除了location還是location。至於detail,有空再說。

星期四, 4月 10, 2008

三個M 續

銜接上一篇的三個”M”

各論如下:

1. manipulation(操作)基本上是大家最能理解的,仿間書很多我不在此廢話,不過Peter有他獨到的看盤習慣和一些K線邏輯,有空在來分享。但我個人認為操作應該是指作手,也就是內線消息,我的感覺是不要聽最好,因為本人深受其害。前任女友正好任職於國內某投信,只要ㄧ有進出馬上以簡訊通之本人,他們進1000張,我就跟10張。嘿嘿,還不是大家一起套。唉呀,相信我,大家都是人,他們不會比我們高明到哪裡去啦,因為本人深受其害長達兩年半。我奉勸大家,千萬不要相信任何小道消息,一定可以少賠個幾十萬。但是只有一種內線是可信的,若你能親耳聽到奇摩股市各股基本資料裡面那三個名字(董事長、總經理、發言人,最好三個是同一個人)所說的內線,那真的得好好衝ㄧ下(在不被內線交易起訴的情形下),尤其是在酒酣耳熱之際。所以這也是這三個M中最難取得的。

2. margin(保證金、代表融資餘額),融資餘額代表散戶籌碼,水位太高容易多殺多,這也是這三個M最好取得的,每天都會公佈。但還是以大盤的為主。

3. mystery 是股神祕的力量,不過他也代表了我們自己和週遭的每一個人,基本上不過也是廢話,逆勢而為就對了。多多自我磨練,戰勝自己的慾望吧。 能掌握此 M 表示你有著超乎常人的堅毅。

由以上所述,三個M中有兩的是抓的住的(margin和mystery),manipulation實在可遇不可求。不過三個抓兩個其實就很夠了。希望大家賺大錢。

操作台股的三個”M”

Peter是我一位醫學院同學,年紀稍長於我的他,讀過台大財經再重考進醫學系。唸過醫學系的人應該都很清楚,班上約十分之ㄧ以上的同學年紀可能會大你ㄧ輪以上。或許是他年紀比較大,因此他在讀書的同時就努力的研究怎麼賺錢,果不其然,我看他從大二的70萬翻到大五的4000多萬。但他也實在是個怪咖,到現在還死不買車,不買房子,住在ㄧ間破爛套房,夏天連冷氣都不捨得開,騎著一台中古速可達,真服了他,有夠低調。

有這麼個好同學怎麼會放棄跟他請益的機會呢?基於我們都是在班上坐最後一排,一周不會在班上出現超過兩天,點名會互相cover的情誼下,他training了我兩年。我把它個觀念簡化成三個”M”。

1. manipulation
2. margin
3. mystery

這三個M部是他說的,好像是一個我記不太起名字的老外說的,基本上Peter只看價、量、融資,這三樣東西,他的觀念就是化繁為簡,不要看太多奇奇怪怪的線圖,什麼江波圖、KD,那些阿里不搭的東西都不要管。著重於大盤,大盤好,越爛的股票噴越凶。所以大盤好就隨便買,大盤差就出國休息。

選股方面的criteria: 融資使用率不要超過五成、技術分析圖上最低迷時期的每日成交量要有ㄧ千張以上、不要碰ㄧ百塊以上的股票(以10元到50元出頭的股票為佳)、某些人的股票不要碰(例如曹興誠……等等)

待續

星期三, 4月 09, 2008

女人如何抓住男人的三大絕招

Vivian(化名)是我的一位十多年好友,高中認識她到現在,看著她從一個純情女學生到豪門少奶奶,名下資產超過八位數直逼九位數。喝喝,佩服。想想我們這些當醫生等著被告或是在聯發科賣命的同學們,真的是自嘆不如。

Vivian有許多貴婦圈的朋友,在一次下午茶聚會擬出了這三大指導原則:
第一 : 妳一定要非常非常漂亮。
第二 : 妳床上功夫一定要是一流中的一流。
第三 : 解語花。
請注意這三個條件並不需要同時擁有,妳只需具備其一或二即可,但重點是一定要很專精很top。


以下是各論:

1. 外表本來就是女性最好的武器,”男人是視覺的動物,女人是聽覺的動物,所以女人可以哄,男人可以誘。”這是我的高中國文老師對我們全班說的,她教我們這麼多,事隔多年我好像也只記得她說的這句話。不過漂亮是可加工的、培養的,照Vivian她們的觀念,臉蛋、身材、氣質、談吐、穿著打扮都算,重點是讓妳的男人看的爽、就算在客廳沙發上看電視也會錯亂,以為身在龍亨,想把妳帶的出場。

2. 哈哈哈,第二點我應該不用解釋。坦白說我覺得這點是三點中最重要的。當然,這是可以學習、開發、培養的。不過也不是讓男人予取予求,重點是在做的時候。好像有朋友專程去泰國、日本進修此項。

3. 坦白說我國文很差,高中和大學聯考作文連一半都拿不到,要不是Vivian跟我說解語花,我還真不知道這是啥意思。這點也是Vivian覺得最難也最重要的一點。

關於解語花:
唐玄宗與楊貴妃同賞白蓮,大家讚嘆花的嬌美。玄宗指著身旁的貴妃說:「爭如我解語花!」典出北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下.解語花。後用以比喻善解人意的女子。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他是一片生香玉,他是一枝解語花。」詞牌名。出自唐玄宗讚貴妃之語。曲調內容存於宋代周邦彥片玉集。

以上三點僅供參考,畢竟其為"部分"女性之觀點。本人只是身有同感,代為記錄。

子宮頸抹片有問題 怎麼辦?

這兩三年中已經接到數位女性友人的求救電話,”怎麼辦我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異常。”我不是在這宣導六分鐘護一生,只是想告訴廣大女性同胞。 ”You are not the only one.”因為現在真的很多。此外這也表示你這輩子絕對不會死於子宮頸癌,除非你完全放著不管。

這幾位女性友人多半是CIN1(輕度子宮頸上皮內腫瘤),只有一位是CIS(原位癌)。可能是因為我職業的關係,她們都就近選擇我當醫療諮詢。很多人連家人、男友都不敢說。我最常被追問的問題就是“HPV(人類乳突病毒)到底會不會好阿?是不是電燒掉就沒事了?”。我只能說HPV會跟著妳一輩子,他有可能讓妳害到妳現任男友的下任女友或未來的妻子。因為HPV會在妳的子宮頸內皮反覆造成病灶。此外CIN跟HPV的關係幾乎是99 percent (根據婦產科同事的說法)。

至於保險套對HPV也不能達到完全的保護效果,原因在於HPV不僅存在生殖器上,其實鼠蹊部、陰囊、陰唇周圍、大腿內側都會有。

HPV這隻病毒基本上在歐美的盛行率相當高。故奉勸各位偉大的現代女性,想放鬆心情還是少去卡內基(不是黑幼龍那間喔,還真的有朋友搞錯)。

About "Estate"

Estate這個字代表了財產、資產、社會階級地位。身為一個膚淺的台北人,追尋的也不外乎這些。

但estate也是首少數由義大利作曲家所譜的 global jazz repertoire。

還是少說點爵士經,因為很多朋友在我車上被大量爵士樂填塞的同時都會抱怨 :
"聽來聽去都依樣 很吵ㄟ 一直bi bi bi的 感覺很忙碌不知在忙啥 亂彈 ......"
慾望城市裡面有一集,凱莉交了一個爵士狂男友,她好像也是這麼complain。雖然她承認沒有過這種被男人當double-bass彈所達到的性高潮。奇怪我吉他彈得也不錯,歷任女友怎麼都沒形容過,應該來學個double-bass。

Anyway, estate代表了我停下行醫腳步 (本人目前待業中),投資股市房地產、社交活動、提供醫療諮詢、創業、玩音樂、命理諮詢……等等,所得到的一些體悟和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