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8月 13, 2023

 

日本學者公布600年前三封遺書,專家:難怪朱元璋不打日本

【希望之聲2023年9月10日】(編輯:郭晓)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繼漢高祖劉邦之後又一個平民出身的開國皇帝,他一生都在腥風血雨的鬥爭中度過,所以他的人生座右銘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元順帝、陳友諒、張士誠乃至胡惟庸、李善長、藍玉等,凡是觸怒他龍鱗的人都難逃一死。但是有這麼一個國家,要和大明“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朱元璋雖氣的咬牙切齒卻無可奈何,甚至將其列為不征之國,這個國家就是日本。朱元璋為何不攻打日本,背後有何隱情?上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公布了三封600年前的遺書,解開了這一個歷史謎案。

   朱元璋以鐵血著稱(網絡圖片)

史書記載,“倭人攻金夏州,殺紅軍據其州者,即奏遣人往賞賚而撫安之”,這就相當於朝廷與倭寇勾結共同扼殺紅巾軍。加之歷史上,元朝就有倭寇經常騷擾沿海地區,所以朱元璋對日本沒有好感。為此,朱元璋有詩《倭扇行》,最後兩句雲,“君臣跣足語蛙鳴,肆志跳梁於天憲,今知一揮掌握中,異日倭奴必此變”。意思是,日本君臣平時光着腳,說話像青蛙叫,日本倭寇後患無窮。明朝建立之初,日本不僅一點動靜都沒有,而且還“乘中國未定,寇掠沿海”,後來倭寇又勾結張士誠、方國珍等殘部,導致“濱海之地,無歲不受其害”。

於是,朱元璋就派楊載出使日本,讓日本稱臣納貢,收回倭寇,不然就打。當時日本處於南北朝時期,收到國書的是南朝征西大將軍懷良親王(後醍醐天皇的皇子),此人看了國書之後,就連殺使團中的5人,扣留楊載三個月後放回。不僅如此,日本人還寫了一首詩打臉朱元璋,《答大明皇帝問日本風俗詩》: 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銀瓮儲清酒,金刀膾素鱗。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陽春。意思就是說日本繼承了漢唐遺風,極盡自我讚美。

懷良親王
懷良親王(網絡圖片)

一直以來,朱元璋以“驅逐蒙元,恢復中華”為大功,結果卻被這樣一首詩打臉,是可忍、孰不可忍!史書曰:“帝惡其不恭,絕其貢獻,示欲征之意。”然而思前想後,朱元璋還是忍了,決定外交斡旋。於是隔了一年,朱元璋派趙秩出使日本,國書又給了懷良親王。這一次,懷良親王遣使來到南京拜見朱元璋。只是通過這一次見面,朱元璋了解到懷良親王只是一地方勢力,根本代表不了日本。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再次遣使送國書給“日本國王”。結果,國書被懷良親王扣留,還是沒能交給北朝的日本國王。

當然面對戰爭威脅,懷良親王回了一封國書: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臣何懼哉!朱元璋看後雖然很生氣,但也沒有辦法。史書載,“帝得表慍甚,終鑒蒙古之轍,不加兵也”。忽必烈二次征討日本,都因“神風”而損兵折將,所以朱元璋吸取教訓,決定不動兵。朱元璋之所以放過日本,這是史書上給出的直接原因。然而1988年,日本一位學者公布了一個叫祖來的僧人所寫的三封遺書朱元璋派趙秩出使日本,雖然懷良親王依然桀驁不馴,但還是派人來華,有窺探明朝、收集情報之意,其中一個就是祖來

據日本史書記載,祖來和尚三次來華,當然中國史書上只記載了一次。祖來在華多方了解,最終寫了三封書信給懷良親王。在這些書信中,祖來講述了朱元璋對日本人厭惡的態度,認為很可能攻打日本,但也指出攻打日本會面臨四大問題。一,忽必烈攻日失敗的教訓猶在眼前;二,明朝水師不行,連海盜都不能剿滅,更遑論遠征日本;三,日本孤懸海外,對明朝沒什麼用;四,蒙古殘餘勢力才是明朝最大敵人,明朝戰略重心在北方。客觀的說,這四點還是比較符合當時的歷史,因此朱元璋就很難打一場極為冒險的戰爭。

倭寇侵擾
倭寇侵擾(網絡圖片)

朱元璋放過日本,看似屈辱,實質展現了朱元璋寬廣的胸懷,不因一己之怒而置國家於險地,海上遠征日本,勝負不在掌握之中。不過,朱元璋不打,不代表沒有動作,最典型的就是實行了“海禁”,把日本列為“不庭之國”,永遠不準日本來中國貿易,並把這寫入了傳給後世子孫萬世不變的《皇明祖訓》中,正是在這一本《祖訓》中,日本還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國之一。到朱棣登基後,第二年日本便主動獻上國書,稱臣朝貢,兩個國家又重新歸好。

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於朱元璋的貿易制裁,後來日本有一記載,“唐(指明)船歸朝,宣德錢到來”,一語道破真相。只可惜好景不長,致明朝中後期,中國東南沿海的民眾多次受到倭寇的侵擾。

責任編輯:李靜柔

~~~~~~~~~~~~~~~~~~~~~

 

(^_^)美麗的台灣

 



(^_^)養生

 


(^_^)HA HA H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