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動輒十萬大軍 那陣亡的士兵都怎麼處理?用1招太殘忍了
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古代戰爭中,不幸陣亡的士兵,下場只有1種。(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歷史劇中戰爭場面浩大,由主將一夫當關,帶領千軍萬馬向前衝。在英勇帥氣背後,戰爭本質上是十分殘酷的事,這麼多的死傷在戰爭當下都如何處理的呢?有中國歷史博主就做了揭密。
一名擁有超過3百萬關注的歷史博主《歷史微鑒》解析,只有帝王、重臣、重要將領才有被「帶回家的禮遇」,例如歷史上的遼太宗,他在戰爭時期突然病逝,由於戰場離故土遙遠,擔心腐爛,於是先清出內臟,大體用鹽進行簡單保存,才順利將龍體運回。然而,普通低下的士兵,絕不可能有這種禮遇,下場往往是「就地解決」。
傳統觀念講求入土為安,多半會挖一個大坑,將陣亡的士兵全數丟入,集體掩埋。然而,因為戰爭中不可能花太多時間挖掘,因此坑很淺覆蓋上去的土,往往只有薄薄一層,這樣結果只有兩種,對往生者來說都是十分悽慘的。
由於埋得淺,加上沒有明確標示,結果就是不用過多久就會裸露出來。第一,可能任由鳥獸啃食,屍骨無存;第二種狀況,就會被後人在開墾開發時挖出,此時早已是難以辨識的白骨,在死者為大、留全屍、驚動死者不吉利等種種觀念下,死後遭遇到這樣的下場,讓人不勝唏噓,更一窺戰爭的殘忍與無情。
~~~~~~~~~~~~~~~~~~~~~~~
(^_^)美麗的台灣
(^_^)養生
(^_^)HA HA H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