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在Google搜尋輸入 pclin,即可找到天天更新的幸福好站;為了節省讀者的寶貴時間,以後編幅大幅縮減,只保留一兩篇文章的摘要及笑話,其他都是圖片!因不小心LINE的資料全部遺失,請再聯上我的LINE,ID是pclintel
朱元璋問:誰接丞相?劉伯溫「提3個人」卻都被處死了
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劉伯溫為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流傳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軍師,他們運籌帷幄、神機妙算,令人景仰!其中,最常被人提到的莫過於諸葛亮與劉伯溫,民間有句話說:「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諸葛亮耗盡畢生心血,只幫劉備贏得三分天下。而劉伯溫卻幫著朱元璋,建立了統一的大明王朝,且在一些野史中,還流傳著劉伯溫幫朱元璋斬龍脈的故事。可以說,劉伯溫在朱元璋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一次,朱元璋就問劉伯溫誰能當丞相?沒想到提到的三個人,卻一一被朱元璋賜死了。
文獻記載,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其最高統治內部分為兩派,一個是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安徽西部)黨派,另一個則是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東(浙江東部)黨派。
據悉李善長的淮西黨,因在朝廷內部對其他大臣進行打壓,若讓「淮西黨」一黨獨大,顯然不利於朱元璋的統治,因此才會在朱元璋的授意下,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東黨」迅速崛起。浙東黨主要控制了明朝的台諫部門,相當於朱元璋的喉舌。朱元璋讓他們彈劾誰,他們就會連夜去尋找此人的罪證。
《國初事迹》記載,朱元璋曾到汴梁(今開封)慰問北伐諸將,丞相李善長和御史中丞劉伯溫留守南京,李善長的心腹中書省都事李彬犯法,李善長出面為他求情,但執法如山的劉伯溫不給面子,堅決向朱元璋彙報,最終獲朱元璋批准,將李彬處死。
由於淮西黨與浙東黨本身就有矛盾,一向視其為眼中釘,加上這次劉伯溫執意將淮系幹將李彬誅殺,更加深了這種仇恨。洪武四年,屢受明槍暗箭偷襲、預感到山雨欲來的劉伯溫索性告老辭官(有史料說遭李善長威逼)歸里,到原籍浙江青田鄉下閑居去了。
由於李善長利用手中的權力四處安插親信,讓朱元璋對此很不滿意,便想換了李善長;《明史·劉基傳》記載,在劉伯溫返鄉之前,朱元璋曾和劉伯溫商量丞相的最合適人選,彼時有人正攻訐李善長,劉伯溫卻不念舊怨,說李善長是淮系元老勛貴且為大明立下過汗馬功勞,處事公正,能協調諸將的關係。
朱元璋相當訝異,直言「他多次要加害於你,你怎麼還替他說好話?我看丞相還是由你來做吧」。但劉伯溫很清楚在淮人一手遮天的情況下,自己很難站住腳,更別說有施展才幹的空間了,於是找了藉口說自己生性剛直,口無遮攔,難以調和諸將,予以婉拒。朱元璋見他再三辭謝遂作罷。
▲朱元璋詢問劉伯溫,誰適合當丞相?(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後來朱元璋又問,那「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這三人如何」,楊憲是朱元璋的親信,也是劉伯溫的好友,但劉伯溫卻說楊憲雖有相才,但器局、肚量偏狹,不能容人;汪廣洋有些能力,也有智謀,但識見偏淺,沒有登高望遠之能,而胡惟庸更不行,德才均不配位,丞相好比馭者(車夫),胡惟庸不但駕馭不了馬車,恐怕連車轅都會被他毀掉。
朱元璋對此有些生氣,但事實卻證明,劉伯溫並沒有看錯。洪武二年,任中書省執政的楊憲因專決省事,罷黜舊吏,更用親信,殺侍御史劉炳,彈劾右丞相汪廣洋,最終被李善長奏劾「放肆為奸事」被朱元璋處死。而受封忠勤伯,曾擔任右丞相的汪廣洋,在洪武十二年時因受胡惟庸案牽連(有人告發他與胡惟庸合謀毒死劉伯溫)被朱元璋賜死。
至於胡惟庸,擔任丞相後,其囂張程度比李善長有過之而無不及,被朱元璋申斥後,竟然心生反意,最後他也被朱元璋處死,還牽連了數萬人,連位居「勛臣第一」,早已年邁退休在家的李善長也被殺;其後,朱元璋廢除了中書省、罷去了丞相,經過一番改革整頓與無情鎮壓,朱家皇權得到最大程度的強化。可見,劉伯溫在識人上確實有一套。
~~~~~~~~~~~~~
(^_^)台灣美食
(^_^)養生
(^_^)理財
(^_^)HA HA H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