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歷史人物,他在明朝滅亡後引清兵入關,與清軍合作剿滅流寇、南明勢力,為滿清統治奠下基礎。然而,這位幫助外族入侵,被後人視為「大漢奸」的吳三桂,卻在多年後又背叛新東家,以「反清復明」為號召對抗清朝,掀起了近八年之久的內戰,起初還差點顛覆了大清統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曾經幫助滿清統一天下的吳三桂,為什麼又想造反?開戰時一手好牌的他,為何最後走向滅亡?本文將帶你一窺吳三桂的反清之路…
康熙皇帝決心削藩,吳三桂起兵造反
清朝初年,滿清的統治力量仍不足以直接控制中國南方,於是採取「以漢制漢」政策,分封明朝降將為藩王代為管理,分別是鎮守雲貴、四川的平西王吳三桂,廣西的定南王孔有德,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以及福建的靖南王耿仲明。
不過,廣西的孔有德遭南明勢力圍剿兵敗,沒有子嗣傳承王位,最終四大藩王只剩下三位。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在征討南明的過程中,逐漸壯大自己的勢力,其中又以吳三桂的勢力最龐大,猛將雲集、士兵身經百戰。
1673年,康熙皇帝早有削藩企圖,但一直找不到契機,直到一封來自平南王尚可喜的奏書,讓他有機會統一天下。尚可喜上書朝廷請求歸老遼東,他點名的接班人次子尚之孝無意襲爵,此事正中康熙皇帝下懷,他順勢宣布「削藩」,收回南方藩王的權力。
這天大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吳三桂,讓他大吃一驚,他請求朝廷撤回命令,但康熙並不領情。吳三桂收到答覆後,萌生反意,以「反清復明」名義舉兵,不只恢復了明朝衣冠,還聲稱受明朝皇帝託孤,當初會投靠滿清是逼不得已的決定。
吳軍迅速攻克四川、湖南,各方勢力響應
吳軍首先兵不血刃拿下雲貴,吳三桂又派遣手下大將王屏藩、張國柱、夏國相等分別攻打四川、湖南各地,節節勝利的消息很快傳開,各方勢力開始響應。
耿仲明之孫,承襲靖南王的耿精忠,決定與吳軍合作,先後攻佔福建、江西、浙江,還順勢邀請在台灣的鄭經出兵廣東。內蒙古的察哈爾部首領布爾尼,以及陝甘的王輔臣也舉兵反清。清朝接連丟失南方省分,一時軍心浮動、人心渙散,形勢對吳三桂為首的反清勢力非常有利。
吳三桂據江停止北伐,吳軍西進受阻
然而,正當應該追擊清軍之際,吳三桂卻選擇在湖南止步,一方面他想與滿清談條件,將在北京當人質的兒子吳應熊換回來,另一方面他想先鞏固勢力再圖北伐,然而這項重大決定卻也給了清軍喘息餘地。
康熙皇帝雖然得知吳三桂有請和的意思,然而他削藩心意已決,於是一聲令下將吳應熊誅殺。吳三桂見清廷沒有要講和,遂令手下將領王屏藩北伐關中地區,與王輔臣會師一處,他本人則親自坐鎮湖北松滋,又安排兵馬在岳州、長沙等處,遏阻清兵。
然而,陝西的王輔臣卻被清朝招降,吳將王屏藩也出師不利,吳三桂則誤判清廷出兵路線,萬萬沒料到清軍會繞道從他的右翼攻打,讓吳軍不得已只能趕往支援長沙,西進計畫因此泡湯。
江西、廣東、閩浙戰局接連失敗
為了鞏固長沙局勢,吳軍與清軍又展開大戰,雙方起初各有斬獲。鎮守江西重鎮吉安的吳軍大將高大節知兵善戰,多次以寡擊眾打得清軍不知所措,但吳三桂麾下的這名猛將不久後因病過世,繼任將領作戰保守,遲遲不敢出城迎戰清軍,守城到彈盡糧絕,最後趁夜突圍。
位於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並沒有反抗清朝的意思,然而他的長子尚之信起兵囚禁父親,並與吳三桂同盟抗清。不過,尚之信覺得吳三桂「管太多」,雙方人馬合作並不愉快,起兵不到兩年的尚之信又倒戈清軍,無疑給了吳三桂一大打擊。
耿精忠與鄭經響應吳三桂,一度聲勢浩大,然而兩方人馬後來也陷入交惡,耿精忠被清軍、鄭軍兩面圍剿,腹背受敵之下,最後只好投降清朝,閩浙二省盡失守。
吳三桂稱帝後病死,戰局大勢已去
1678年,繼失去尚之信、耿精忠等盟友,佔領的江西又被清軍攻克,在危機存亡之際,吳三桂決定在湖南衡州「稱帝」力挽狂瀾。吳三桂稱帝後,派出軍隊攻打兵家必爭之地永興,吳軍出馬果然大破清兵,軍心大振;然而,戰勝捷報不久後,吳三桂便病逝了,由他的孫子吳世璠繼位。
吳三桂死後,反清勢力群龍無首、大受打擊,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逐步遭清軍攻陷,吳軍在各地戰場節節敗退,最後只能退回老本營雲南,三年後清軍攻陷昆明,吳世璠兵敗自殺,長達八年的內戰結束。
吳三桂反叛清朝之所以失敗,後世多歸咎於三大原因:第一是戰略失誤,吳三桂到達長江後瞻前顧後、據江不上,只為了與清廷談條件、固守湖南,因而錯失直搗黃龍的大好時機;第二是聯合兩藩失利,耿精忠、尚之信雖然響應吳三桂,但是兩軍規模不大且起兵沒幾年就被清兵擊敗,實際上沒有給予太多幫助;第三則是病逝過早,吳三桂稱帝後在永興之戰大敗清軍,然而他卻不敵病魔、突然離世,讓反清勢力的力量銳減,最後慘遭剿滅。(相關報導:康熙喝了「查克拉」後一臉苦逼?慈禧太后嗜飲奶茶?揭秘清朝皇宮曾經紅極一時的四種飲料|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林俐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100042?mode=who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