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女兒結婚 名嘴陳立宏腦癌病逝
陳立宏不幸辭世 辜寬敏霸氣出手:後代我幫忙
名嘴陳立宏腦癌病逝 還沒看女兒嫁人「不甘心」
感激 網友 來音(line)
陳立宏是全才型媒體從業人員,卻在五十二歲不敵腦癌病逝。
【綜合報導】罹患腦癌兩年多的資深媒體人陳立宏驚傳過世,享年五十二歲。台北榮總說,陳周一(6/19)因昏迷入院,經診斷為中樞神經系統衰竭,家屬決議不施行心肺復甦術,21日中午十二時五十二分宣告不治。
陳的好友、電視主持人鄭弘儀透露,因腦癌醫藥費龐大,陳妻賣掉安身立命的房子,「這是壓垮立宏的最後一根稻草。」總統蔡英文說,陳用手中的筆和麥克風讓大家看到台灣的好,謝謝他為這塊土地的付出!
陳立宏出身平面媒體記者,曾任《聯合晚報》、《中時晚報》記者,主跑黨政新聞,二○○○年政黨輪替後,電視政論節目興起,陳轉戰政論節目擔任評論員,也主持廣播節目,收入好時估月入二十萬元。
陳立宏不菸不酒,後來竟確診罹患惡性膠質細胞瘤腦癌第四期(PCLin 加註:第四期以後就回天乏術,第三期以前癌細胞可變回正常細胞),二○一五年一月第一度接受開顱手術移除腫瘤,並進行化療、標靶與免疫等治療,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在《新聞挖挖哇》談治療過程,去年元旦正式復出名嘴圈。
政論節目主持人張啟楷,曾探視術後復健中的陳立宏(左)。翻攝張啟楷臉書
寫不出字成「文盲」
陳立宏在受訪時曾說,會發現自己罹患腦癌,是因為曾一個月內開車出了七、八次車禍。確診後他一度無法接受,覺得自己是好人,家族也無癌症病史,「怎麼會是我?」患病後工作停擺,而高額治療費加上兩個女兒的學費,家庭開支壓得陳幾乎喘不過氣,幸好獨派大老辜寬敏等友人募款五百萬元解決燃眉之急,但開刀的後遺症就是他幾乎寫不出字,成了「文盲」。
陳立宏和于美人要好,曾歡送于錄最後一集《新聞挖挖哇》。
于美人悼永不相忘
完成治療後陳立宏復出名嘴圈,不料三月又發現腦組織潰爛壞死,二度開刀,導致右眼視力和右半身受影響,消瘦十八公斤,他每周三固定到北榮追蹤,其他日子則走路到住家附近診所復健三小時,不料仍敵不過腦癌。陳友人私下說,家屬轉述陳過世時神情安詳,家屬對後事細節相當低調。
對陳立宏過世,陳的主治醫師、北榮神經外科醫師許秉權昨手機未開,未能取得回應,許日前受訪曾說:「很多病其實不可能會好,譬如惡性腦瘤,只能夠盡量幫忙。」陳妻范姜之秀昨被問到陳死訊時僅回答「沒事」,隨後手機關機。
陳好友、電視主持人于美人則是在臉書貼出過往探病照,並悼念「今生再不相見,卻永不相忘,祝吾友一路好走,望生者各自珍重,大家安好。」
陳立宏(中)腦癌手術後,好友名嘴蔡玉真(左二)等人前往探視。翻攝蔡玉真臉書
放射片一片40萬元
與陳立宏認識三十年的鄭弘儀昨難過說:「因為經濟壓力龐大,雖然我們前後幫他募款約一千萬元,但後來他太太不想再麻煩我們,所以賣掉安身立命的房子,賣完後也是所剩無幾,我認為這是壓垮立宏的最後因素。」對陳這幾年的狀況,鄭說:「他使用的標靶藥物,一個月就要十五萬元,加上小孩在國外念書,經濟壓力很大。」
陳立宏曾受訪說,他沒有癌症險,很多藥都要自費,放在腦中的放射片,一片就要四十多萬元,一個月打兩針,一針就要一萬多元,幾乎讓他喘不過氣來。
辜寬敏將資助陳家
至於喪葬費,鄭弘儀表示朋友們不會讓他有罣礙。曾資助陳一百萬元醫藥費的獨派大老辜寬敏強調,陳留下來的經濟問題會全力幫助,「後代不用煩惱!」過去常和陳同台上節目的綠委王定宇說,陳重視家人,曾說過自己看到女兒嫁人前「不想死!」
陳立宏去年一月復出後首場公開活動,就是替蔡英文總統選舉站台,那時他說:「我會好好活著,我要看到台灣天明。」不要看到台灣被中國壓制、壓榨。蔡總統6/21在臉書貼文說:「立宏這一生,用他手中的筆和麥克風,讓大家看到台灣的好,和民主的價值。謝謝他過去為這塊土地所做的付出,他的期望,我永不忘記,也絕不辜負。」
陳立宏
●生卒:1964/08/29∼2017/06/21,享年52歲
●婚姻:已婚,育有2女
●學歷:台灣大學政治系公共行政組
●經歷:
.《聯合晚報》、《中時晚報》記者
.News98主持人
.綠色和平電台主持人
.台灣角社第1任副社長
●經常出席節目:
.衛視中文台《新聞e點靈》
.三立《大話新聞》
.民視《頭家來開講》
.年代《新聞追追追》常態來賓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更精彩完整的內容請看:蘋果日報
名嘴陳立宏腦癌病逝!這6個症狀是警訊
1、頭痛︰ 早上起床時特別痛。但也有些腦瘤病人並沒有明顯頭痛,這可能跟腫瘤長的位置與大小有關。
2、手腳無力、肌肉關節協調力變差、平衡感不好,走路不穩。
3、抽搐︰ 因腦瘤壓迫,引起腦部不正常放電,造成抽搐。
4、頭暈、嘔吐︰ 腫瘤造成顱內壓(腦壓)升高,會想吐。
5、健忘、說話有困難、性格改變。
6、感覺異常︰ 比如腦瘤壓迫到嗅覺神經,鼻子會聞不出味道;如果壓迫到視神經,視覺會有缺損,甚至看不到。陳立宏就是因為眼睛只看得到前方、看不到旁邊而就醫檢查。
腦瘤成因︰
游離輻射線、電磁波、含氮硫化物的染料、殺蟲劑、有機溶劑、某些病毒等。
~~~~~~~~~~~~~~~~~~~~~~~~~
六種心理有助於長壽 真心助人等於增壽4年!
如果向長壽老人取經,也許有人會告訴你每天要走7里地,另一人會聊聊三餐少不了玉米粥……由於遺傳基因、生活地域和習慣不同,長壽秘訣始終沒有標准答案。不過,細數這些壽星的養生之道,都離不開一個健康的心態。這就像《黃帝內經》裡所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以下六種健康心理尤其能夠讓您長壽。
與人為善、助人為樂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家薩拉·康拉思博士研究發現,真心實意地幫助他人可以增壽4年,因為給人無私的幫助可以激發體內『護理行為系統』,促進『親密激素』等有益身體恢復的激素分泌。
美國一組對照實驗也發現,做義工10周後,身體的炎癥癥狀、膽固醇水準和體重指數都有所下降。這是得益於一個『獎勵』過程,人做了善事一旦得到別人的尊重、贊許等正面情緒,心裡自然會產生一種愉悅感和自豪感,進而降低了壓力激素水準,促進有益的激素分泌。
保持適度的樂觀
人都會追求積極、正向和美好的目標,但生活無法十全十美,對待這些缺憾,關注『得』還是『失』就是樂觀和悲觀的區別了。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樂觀豁達是利於長壽的好性格,把懮愁煩惱放一邊,可以減少發病率。
不過,這種心態如果太過了就會適得其反。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一項4萬人參與的研究發現,太樂觀的人更可能做一些高危行為,如抽煙、酗酒、飆車等。
因為他們往往比較輕率,抱有過於美好的設想,認為身體強壯到『什麼病都不會生』,不僅錯誤認識了自己的身體狀況,沒有做好准備和預防措施,而且一旦情況與預期的差距很大,就會產生情緒衝突。因此,太過樂觀的人要明白身體不是鐵打的,應多留意脆弱的地方。
樂於維護人際關係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無論內心是否感到孤獨,沒有社交都會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風險;相反,社交生活能增壽。因為人際交往一方面刺激了腦神經活動,另一方面啟動了敏銳的情緒體驗。可以說,『攢朋友就是攢健康』。
孤僻性格易導致消極情緒,找不到同伴,沒有人傾訴,缺少了支持,就會增加壓力、炎癥和心血管疾病危險。其實,對於社交的滿足,幾個穩定的夥伴關系比數不清的泛泛之交更有價值,尤其是老年人,已不再適合陌生的人際環境,有三五興趣相仿的老友足矣。
生活有追求、有目標
很多人認為,早退休早享福。但新研究發現,人退休後,如果無所事事,沒有了生活目標,很快精神和身體狀況都會快速下滑。
相比之下,退休後繼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追求、有愛好的老人壽命更長。因為他們有事可忙,有寄託,也找到了工作的替代品。其實,有追求的意義就在於獲得樂趣,因此只要真心喜歡、能帶來快樂的事情都可以做,比如養養花草、做做飯、下棋、跳舞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定的這個目標要切實可行,不要挑戰不易成功的,否則反而有副作用。
對自己態度認真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劉易斯·特曼進行了一項長壽研究。結果發現,認真是長壽的一大標志,尤其是對自己認真,對健康認真。
這類人通常會有合理的生活規劃,並且能夠付諸實施,而且認真的人更注重細節。這兩個特徵都直接影響了一個人的生活模式,比如活得更規律,會約束自己,生活有節制,更符合醫學上的健康標准,持續進行鍛煉、均衡飲食等保健行為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認真可貴,卻千萬不能較真,把規則、例律神化,一旦打破一次,就可能心煩意亂。要告訴自己,生活本身就有很多不可預期的因素。
節哀制怒,不生氣
人活於世,五味雜陳,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各種坎坷、挫折都可能遇到,讓人氣憤不平。然而,這種突發性的情緒對身體傷害很大。有心理學家通過病例分析發現,生氣1小時造成的體力與精神消耗,相當於加班6小時。
人的負面情緒得不到釋放,會導致血壓昇高、胃腸紊亂、免疫力下降等。此時,要學會自我調節,不沈溺在憤怒的情緒中,保證怒氣不過夜。
而且,意識到不良情緒後要提醒自己盡快排解,可以找人傾訴、參加聚會、運動、唱歌等。減輕了情緒上的衝擊,自然也就減輕對心腦血管的衝擊。
懂得節哀制怒的人,身心狀態往往更好,更利於長壽。但這不是建議人人都心靜如水,因為常人都免不了情感波動,小悲小喜別在意,大悲大喜要避免。
~~~~~~~~~~~~~~~~~~~~~~~~~
(^_^)HA HA HA 笑話
動手術
三個外科醫生正他們在討論比較喜歡替哪些類型病人的手術。
華特醫生說:「我喜歡圖書館員。他們的器官都按字母順序排序。」
醫生佛蘭克林回答說:「我喜歡數學家,們因為他們的器官都有編號。」
最後,張醫生回答:「我寧願替律師動手術。因為他們沒膽、沒心、沒腦、沒骨,而且頭尾可以顛倒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