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17, 2016

為什麼英法聯軍燒的是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 + 台北捷運這2件事讓外籍旅客最吃驚




被毁前的圓明園竟然這麼美




蔡琴 海上良宵演唱會



為什麼英法聯軍燒的是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


感激網友伊媚兒


1860年,英法聯軍打進了北京,燒毀了圓明園。這件事中國人都知道,它被中共當成國恥寫進了歷史書里。然而,有一個問題我們似乎沒有想過:為什麼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后,燒的是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
按理來說,紫禁城是皇宮,是大清權力的象徵,既然要放火,那麼應該在這裡放火才對。而且圓明園在今天的海淀,清朝時還是北京城的郊區。聯軍都打到紫禁城門下了,為什麼不順帶燒了紫禁城,卻要拐彎繞到郊區去燒一個皇帝的私人休閑娛樂場所?

在歷史書上,這段歷史沒有細講。十幾年前張鐵林、劉曉慶演了一個電影《火燒圓明園》,電影里也沒有講為什麼要燒圓明園,好像圓明園莫名其妙地就被燒了。圓明園被燒的真實原因,好像被中共有意地隱藏了起來,有些不好開口的地方。那麼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燒圓明園而不燒紫禁城呢?

事情說起來其實也不複雜。鴉片戰爭后,中英簽訂了《南京條約》,十二年後,英國人又跑來要求修約。什麼是修約呢?英國人覺得,《南京條約》都簽十幾年了,大清應該明白了自由貿易的好處吧?

那麼第一次開放的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這五個通商口岸就顯得不夠了,英國人希望大清能把全國都開放了,實在不行的話,沿海大城市、長江沿岸城市都開放也可以。而且《南京條約》規定,英國人只能在這五個城市活動,中國其餘城市都不能去,英國人希望這回能在全中國暢行無阻。還有,兩國最好能互派公使,我派個大使駐北京,你派個大使駐倫敦,方便咱倆搞外交。

另外,英國人還希望能向大清皇帝親遞政府公文,英國人以前想和大清最高領導人搞搞交流會晤,根本就沒門,大清皇帝根本就不見,各級官員也都踢皮球,沒人理,英國人因為這事身子都掏空了。

這些就是修約的主要內容,按近代史大家蔣廷黻先生的歸納就是:“公使駐京,內地遊行,長江通商,這是雙方爭執的中心。”站在國際角度來看,這是很正常的事,無論是今天還是在一百年的國際,這些早就成了共識。

但問題是,英國人面對的大清,是一個自大自負、目中無人的政府。大清從來都認為自己是天下共主,英法美什麼的都是海外藩屬國,這世界上沒有什麼國際,我就是世界,我就是國際。這就是為什麼鴉片戰爭后清政府根本沒有吸取教訓的原因。

而這幾條里,大清最抵制的一條是公使駐京、親遞國書,因為英國人堅決不磕頭,你要親遞國書還不磕頭,做夢去吧。千萬不要小看這一條,這一條可以說就是後來導致戰爭的起因。

為什麼清政府必須要洋人磕頭呢,因為磕頭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動作了,它是大清皇恩浩蕩的體現,是執政合法性的基礎,洋人本來就是海外藩國,見到大清共主沒有不跪之理。清政府要求洋人不僅要磕頭,還必須是標準的的三跪九叩。其它條款都可以商量,唯獨這一條清政府堅持到死也不動搖。

所以事情會怎麼發展大家都知道了。英國人跑來要求修約,清政府說,這個外務嘛,我們都是由兩廣總督處理,你們去廣東吧。到了廣東,廣東大員說,哎呀,這麼大的事要中央說話才行啊,你們去中央吧。

在這之間,皇上和廣東大吏們整天就在演戲對台詞。踢皮球是中國人最拿手的事,廣東踢到北京,北京踢到廣東,英國人就在中間轉。幾年後,英國人轉暈了,也被激怒了,忍無可忍,決定出兵往天津去。

用英國的頭號中國通小斯當東的話說就是:“中國聽不懂自由貿易的語言,只能聽懂炮火的語言。”用蔣廷黻先生的話說:“總而言之,外人簡直無門可入。他們知道要修改條約,只有戰爭一條路了”。

於是英法聯軍就帶兵來了,打到天津大沽口炮台,以四百人的傷亡佔領了大沽口,清軍陣亡兩千。清軍統帥叫僧格林沁,一向看不起英軍,認為英軍火炮沒什麼可怕的,堅定的主戰派。

這下雖然輸了,但僧格林沁覺得沒什麼,不是武器裝備落後的問題,是我們戰術不對,打法不對。僧王不信邪,要死戰到底。咸豐急了,跟僧格林沁說,老僧啊,別打了,你掛了我咋活啊,“以國家依賴之身,與醜夷拚命,太不值矣”。

咸豐還說了句搞笑的話:“天下根本不在海口,實在京師”,意思是提醒僧王,天下根本不在天津海口啊,是在京師啊,因為我在京師啊,你別搞錯了,趕緊回來吧。

僧王一聽,有道理,撤了。就這一場戰役,就能看出大清君臣對自己和世界的知識水平。天津守不住了,千萬別讓洋人打到北京啊,大清趕緊派人到通州跟洋人認慫,行行行,我們願意談判。於是兩撥人就在通州坐下談判。

談判什麼呢?呵呵,還是前面那幾條,很明顯這又是一次對牛彈琴的談判。咸豐給前線談判的大臣桂良說,你這一條不能同意,那一條也不能同意,別膽小,大不了再和洋人干一仗,怕個毛!

一個國家最高領導人是這樣的智商,如何不悲劇?英國人發現這完全是在對牛彈琴,談判談得都快腦溢血了,果斷不談了,要求直接進京。咸豐一聽,這還得了,這幫人膽子不小。於是跟前方的怡親王說,英國人要是敢進京,你就把他們扣下來。

就是這麼一個用屁股做出的決定,直接導致圓明園被燒。1860年9月18日,也是一個九一八。這一天還在談判,英國談判團的團長巴夏禮跟怡親王說,公使駐京,親遞國書,這一條我們是不會改的,你們看着辦吧。

說完后,策馬而去。怡親王看着巴夏禮,太囂張了。於是跟僧格林沁說,皇上說了,他們要是太囂張,談判搞不定的話就把他們扣了。僧王知識水平也不高,聽從指揮,就把英國談判團全都逮起來了,一共39個人。

說咸豐的這個決定是屁股做出來的其實不為過,因為大清皇帝加大臣們根本不知道這個決定代表了什麼。即使不說世界,說中國曆朝歷代,從來都是兩軍相爭不斬來使,這在千年前就已經是國際法則了,哪怕野蠻的少數民族都是遵守的,這種例子舉不勝舉。而到了19世紀,人類已經大幅進步到文明社會的時候,竟然還發生這樣的事,這讓清政府的聲譽和形象在西方國家嚴重下降。

但是大清本來就是無視國際規則的,大清眼裡也是沒有國際的,所以咸豐還很開心,逮了人家的使者,覺得揚眉吐氣了一回。

僧格林沁抓着巴夏禮很高興,打仗你有火炮你牛,現在看你還怎麼辦。僧格林沁強行按着巴夏禮的頭,讓他磕了幾個響頭:你們洋人不是不願意磕頭嗎,讓你一次嗑個夠。

咸豐一看,擒賊先擒王,現在王已經擒了,咱們現在好好教訓一下洋人那些小兵。於是在通州八里橋,3萬9千清朝騎兵出發,沖向2萬5千英法聯軍。

天真的大清準備趁着英法聯軍群龍無首,一舉擊潰敵人。過程我們不細說了,只說下結果:英法聯軍5死46傷,清方几乎全軍覆沒。這是一場16世紀vs19世紀的戰鬥,畫面太慘。

聯軍進了北京,馬上就去解救那39個人。巴夏禮和秘書關在刑部大牢里,其他37人關在圓明園。聯軍在圓明園把這些人解救出來后,發現只剩下了19人,有20個已經被整死了。而且有些人的屍體被大卸八塊,砍掉胳膊的,砍掉腿的,慘不忍睹。

後來有個倖存者回憶說:被逮的人裡面有個叫鮑爾比的《泰晤士報》記者,被抓起來后第四天就被整死了,屍體被扔到野地里喂野狗,吃光了。還有個安德森中尉,手腳被重度捆綁生了蛆,蛆一直蔓延到全身,精神錯亂狂叫三天,死了。還有一個法國人,身上也生了蛆,蛆爬的他嘴巴、耳朵、鼻子里全都是,痛苦而死。這個倖存者還說,他在獄中數蛆,每天能繁殖1000隻。

看到了這些場景,聯軍怒不可遏,對大清的野蠻忍無可忍。聯軍的總司令額爾金表示,必須要給清朝一個慘痛的教訓。什麼教訓呢?這些俘虜是在圓明園內被虐待而死的,那就燒了這個園子。

當時,法國有個將軍叫孟托班,他建議燒紫禁城。孟托班說,圓明園不設防,不算交戰區,燒這裡不好,要讓清政府好好記住這個教訓,那就燒皇宮,讓他們更疼,才能記住。

但額爾金不同意。額爾金說:燒皇城,相當於燒北京,北京百姓又沒惹咱們,何苦跟人家百姓過不去呢?圓明園是個私人園林,還是虐待我們俘虜的地方,就燒這裡吧。

於是,圓明園就這麼被燒了。而到了百年後,當年清朝皇帝本人的屈辱被中共當成了中國人民的屈辱,國家的屈辱,民族的屈辱,這是個不太好笑的笑話。

皇帝為了自己不受屈辱,引來了一場戰爭,再因為自己的野蠻無知付出了圓明園被燒的代價,可以說這場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無聊的一場戰爭。如果大清能早點放低姿態,開眼看世界,像日本那樣虛心學習,什麼事都不會有。雖然這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圓明園被燒的大致情況。我們的歷史書並沒有講過這段歷史。歷史書只需要我們記住圓明園被燒的仇恨,卻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們圓明園被燒的教訓,我覺得這是比圓明園被燒更可怕的事情。



~~~~~~~~~~~~~~~~~~~~~~~~~~~~~~~~~~~~~~

台北捷運這2件事讓外籍旅客最吃驚


搭過台北捷運的外籍旅客大都對北捷讚不絕口,不過因為文化不同,有2件事最令他們吃驚,其中一件,就是許多人不知道捷運站內禁止飲食,也不能喝水。

台北捷運今年20歲,外籍旅客大讚北捷乾淨、服務好,不懂中文也能輕鬆搭。外籍旅客大都對北捷讚不絕口,但文化不同,有2件事最令他們吃驚,分別是「椅子」與「禁止飲食」規定。

一名日本女性旅客說,北捷椅子是塑膠椅,不像日本地鐵是軟墊,坐起來較硬,且易滑溜溜滑出去,剛開始時吃一驚,但很快就能適應。

她說,北捷椅子有有一格格座位,大家依序坐下,較不會擠,不像日本地鐵椅子是一長排、沒分格,有時會很擁擠。

台北捷運博愛座座椅顏色是深藍色,與一般座椅顏色不同,人潮擁擠時也常空著,常令外國遊客困惑到底能不能坐。

另外,捷運上「博愛座」與一般座椅顏色不同,人潮擁擠時也常空著,常令外國遊客困惑,一般人到底能坐?還是不能坐?

在台工作10多年的法國女性柯蕾俐說,巴黎地鐵沒博愛座,她一開始搭北捷不太敢坐,但現在若看到沒人坐,她還是會坐,有老人上車她再讓。

柯蕾俐表示,其實可不用設博愛座,鼓勵大家讓座就好,她看到台灣人即使是一般座位也會讓座,反觀巴黎則都沒人讓座,這是令她印象很深刻的北捷文化。

在台北攻讀碩士的中國大陸學生余澤霖說,博愛座像束縛或魔咒,大家不太敢坐,但不坐也是浪費;中國大陸地鐵雖也設博愛座,但大家都隨便坐,也沒人讓座,又是另一種極端。

此外,其他國家地鐵多半沒禁止飲食,在北捷內,不時看到站務人員勸導因不知這條規定,而在站內喝飲料、吃食物的外國旅客。

在台北工作的多年的日本女性佳子說,帶日本朋友搭捷運,朋友在月台等車時,順手就把口香糖拿出來吃,她趕忙告訴朋友不能飲食,朋友大吃一驚,趕緊吐出來,深怕被罰款。

不過,柯蕾俐表示,不能飲食的規定讓北捷很乾淨、沒臭味,這個規定很好,只是連水也不能喝,就稍微嚴苛了。

台北捷運今年20歲了,來台北旅遊的美國旅客Julie與Matt,大讚北捷乾淨、服務好,不懂中文也能輕鬆搭,讓外籍旅客大都對北捷讚不絕口。

此外,柯蕾俐也盛讚北捷無障礙空間做的很好,方便又安全,不像巴黎地鐵得走很長的樓梯,對行動不方便者或是推嬰兒車的父母很不友善。還有列車進站時,台北人會先下車後上車,及搭手扶梯靠右站的習慣,都讓她覺得很棒。

余澤霖也說,搭過北京、上海、香港與東京等地的地鐵,最喜歡的還是北捷,不管人潮擁擠度、速度,都那麼「剛剛好」,搭車時也喜歡看捷運車廂內張貼的文學作品。

至於北捷有沒有需要改進的缺點?余澤霖想了一會說,北捷現在僅被當交通工具,應可有更多城市文化。

柯蕾俐說,巴黎或是紐約捷運站內,很多街頭藝人表演音樂,北捷就少了些藝文味;捷運站大部分長得很像,只有南港站幾米壁畫較特別,不像國外很多捷運站都有特色。

不過,柯蕾俐說,北捷還是很棒,方便又安全,「藝文再改進會更好,沒有改也沒關係」。



~~~~~~~~~~~~~~~~~~~~~~~~~~~~~~~~~~~~~~~

(^_^)HA HA HA笑話


中秋的情况總結

前夜中秋的情况總結一下:
混得好的是花前月下
混得一般的是月下花錢
混得最差的是花下月的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