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人最棒賀歲視頻!渥太華歡樂春節快閃(多倫多長江藝術團, 多倫多清華合唱團, 張偉擔任指揮)
老人失智是吃出來的(吃甜食及少油引起的)
來到莫斯科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聖瓦西里大教堂了,它是世界著名建築,坐落於莫斯科紅場,通常視之為俄羅斯橫跨歐洲及亞洲獨特位置的象徵。這座教堂是受伊凡四世的委託,為紀念其對喀山汗國的征服而於1555年至1561年之間建造的
猴你大賺錢
不可思議地震之謎:台南大地震 大約在冬季
◎李禎祥
這次台南大地震,造成116人死亡、550人受傷,是台灣自1999年集集大地震以來最大的震災。它不僅震出台灣建築界的黑心內幕,也震出台南地震史的千古之謎,那就是:台南的地震是有「季節性」的,而且好發於冬季!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確認一點,這次發生在小年夜的大地震,震央不只在高雄美濃,也在台南。根據馬國鳳(台灣地震科學中心主任)、宋德濡(英國倫敦城市大學教授)兩位學者的數據分析,這次地震屬於「雙主震」:第一主震發生在美濃,芮氏規模6.2;第二主震發生在台南,芮氏規模6.1。後者是被前者所誘發,兩者相隔4秒。因此真正造成災情的,是台南大地震。
在台灣四百年地震史上,台南有兩個特殊現象:第一、台南是台灣大地震最多的兩個地區之一,另一個是嘉義;第二、台南大地震,每每在冬季。
這個現象,1655年一位歐洲人拉‧莫里尼埃(La Moriniere),在其著作《旅行奇譚》(Relations
de divers Voyages Curieux)即已提到:「台灣地震常在年終。」當時「台灣」主要指台南一帶,如果我們把「年終」解讀成冬季(11月至2月,農曆年終),真的,台南的地牛似乎特別喜歡在年終翻身。
但拉莫里尼埃這句話,有三大不可思議:
第一,他是歐洲人(應是法國人),這句話只在他的遊記輕輕帶過,但他何以知道台南地震「常在年終」?這四個字即使沒有幾百年的歷史數據分析,至少也需要幾十年的在地經驗歸納。
第二,這句話在三百多年後,透過歷史考證,證明不虛。這就奇了,難道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第三,地震具有不可預測性,連年份都難預測,何況季節。但偏偏在台南,歷史證明冬震特多。難道台南的斷層帶會挑選季節翻身,而且強震發生日,就是「大約在冬季」?
拉莫里尼埃就遭遇到一場台南冬震,而且見證熱蘭遮城(Zeelandia)的陷落。他在遊記描述:「此次地震連續三星期。初震時,安平損失重大。海地城壁破裂,居民紛紛逃出戶外,以防壓斃。堡壘上破損之砲,易於此次地震時墜落於地。美觀之塔則陷入地中。」海地城就是熱蘭遮城,1624年由荷蘭人所建,即今安平古堡。後來學者推估這場地震規模是5.5。
在此前一年(1654),12月14日台南也發生冬震,另一位歐洲人達貝爾(Dapper)提到:「安平及台員大地震,幾達七星期。」可見餘震不斷。這種會「牽絲」的地震。
兩年後,1661年1月8日冬震再臨。根據德國人海卜脫(Herport)的親身見聞,這場地震歷時三十分鐘,當天餘震約三小時,無一人能站穩。此後有感餘震更長達六星期。海卜脫提到一個驚奇的現象:「海水曾被捲入空中,其狀如雲。」後人研究應為海嘯,並推估這場地震規模為6.4。
同年2月15日,台南再度發生強震,有感餘震長達六日。這一年也是鄭成功征台之年。有清一代,台南第一場大震災,就是1721年1月5日的冬震。史載「凡震十餘日,日震數次,房屋傾倒,壓死居民」。這場地震是導致朱一貴民變的主因之一。
因地震引發海水漲潮,百姓為了禳災,合夥謝神唱戲,卻被官府以「無故結拜」為由,逮捕四十多人,累積更多民怨,終於在三個月後發生朱一貴民變。這是1721年初的冬震,學者推估其規模是6.5。
15年後,1736年1月30日,距離過年只剩12天,台南又天翻地覆了。這場地震據後人推估,規模高達7.0,災區包括嘉義和台南,共有703人罹難。一次例子是孤證,兩次或三次例子是巧合,本文列舉多次例子,證明台南的冬震現象既非孤證,也非巧合,那麼它是什麼?是奇特的慣例還是刻意的安排?誰又對這些斷層帶發號司令?或許只有天知道了。
核四還要建嗎?請看1867基隆大震
如果要說地震的時間和空間分布,台灣地震活動似有由南向北移動之勢:光緒以後,經日治到民國迄今,大地震全島都有,有如交響樂,此起彼落各自發聲,春夏秋冬都有震動。
明鄭到清初,以台南為主(不過這也和漢人文明圈集中在台南有關;乾隆年間(1736-95),嘉義地震最烈;嘉慶年間(1796-1820),彰化、宜蘭較多;道光年間(1821-50),彰化、嘉義較多;咸豐到同治(1851-74),主震場在北台灣,包括1867年12月18日規模約7.0的基隆大地震,當時山傾地裂,海嘯來襲,光溺死就有數百人,基隆全城遭破壞。時間拉到現在,這種地震只要再發生一次,北北基即成人間煉獄;屆時如果還有核電廠的話,無異末日來臨。
~~~~~~~~~~~~~~~~~~~~~~~~
新政府亟需風險控管思維–如何從大地震災難中學習教訓
民報社論(節錄)
除夕過年理應是全家團圓的快樂日子,卻發生天人永別的大地震;而重災區集中在台南永康的維冠大樓社區,好幾棟十六層的高樓像豆腐般應聲倒塌。直到昨(13)日下午搜救行動結束時,總計有114人罹難(連同歸仁區的2名罹難者,這場地震總共奪走116條人命),逾500人輕重傷。
災區兩樣情,幾家歡樂幾家愁。有的全家共赴黃泉,留下悲痛欲絕的家屬;有的自己幸運逃出或被救出,卻發現親人已經不在,自己是一家僅存的成員。這場地震造成多少破碎的家庭,災情之重,使台灣的春節假期一反往常諱言災難、不吉祥話的傳統,媒體連日都是災難報導,「死亡」字眼更是頻頻出現。
大地震發生不久,就有國際媒體CNN和NHK詳細報導;後來幾天CNN的跑馬燈一直播放台灣大地震最新消息,甚至還播放樑柱中的沙拉油桶,讓世界看到台灣如何官商勾結、草菅人命。
事發之後,有人質疑為何1999年的921大地震維冠大樓沒有倒,卻在這次大地震倒塌?是不是有人在期間改變大樓結構?無論如何,維冠大樓倒塌後檢查樑柱,發現鋼筋少了將近一半,倒塌原因呼之欲出,無從抵賴。檢察機關應迅速查明責任,嚴懲元凶,以慰死者亡魂,還罹難者家屬一個公道。
全球暖化造成氣候與地殼移動異常,近來世界發生大地震的頻率和震度愈來愈高。台北市多處地方土壤液化嚴重,若是同為6.4級大地震發生在台北市,有人估計會倒4000棟大樓甚至好幾萬棟倒塌;如果再加上新北市的危樓(包括浮洲合宜宅在內),後果不堪設想。台灣的危樓到底有多少?違章建築有多少?為什麼現行法規對一些無良建商束手無策?
地震和其他天災不同,何時發生,無法預知。應該學學同樣位於地震帶的日本,對國民從小學就不斷灌輸防震的觀念,並且不時演習,以因應突如其來的災變。
希望這次大選第一次國會政黨輪替後,漏洞百出的《建築法》能從建商的立場修改為站在人民、一般消費者的立場,並落實地震防災演習和定期稽查建築結構,才能將未來地震可能造成人財的損失降到最低。
~~~~~~~~~~~~~~~~~~~~~~~~~~~~~~~~~~~
(^_^)HA
HA HA 笑話
油條
早上去買早餐,聽說前幾天老闆和客人打架。
我:「老闆,你們是怎麼吵起來的?」
老 闆:「那天生意正忙時,有客人
來店裡亂,說油條太硬。」
我: 「真是太扯了,那你們傷勢怎樣?」
老 闆:「客人頭上縫三針,掉了兩
顆牙!」
我:「哇....這麼嚴重?拿什麼打的?」
老闆:「我氣不過,就順手拿油條打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