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22, 2015

曹長青:魯迅是打不倒的巨人 + Dr.南雲親身實證 7天年輕20歲



熱線追蹤- 魯迅


國產經典老電影魯迅名著《阿Q正傳》




曹長青:魯迅是打不倒的巨人
沒空者只看粗體字,尤其是彩色字,特別是紅色字即可


PCLin 節錄


大概是由於毛澤東熱捧了魯迅,所以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些中國文化人發起了一陣攻擊魯迅的風潮,罵魯迅甚至成了一種時髦。與此同時,祭出胡適,作為反魯迅的參照物。這其實是既不懂魯迅,也不懂胡適,只看到表像,沒看到本質的不得要領。

魯迅是一顆珍珠,不能因為毛澤東把這顆珍珠搶過去,掛他自己脖子上炫耀、利用了一陣子,你就說那珍珠不是珍珠了。而且,被毛搶過去一把,也不是珍珠的錯呵。另外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毛絕不是真正懂得並欣賞魯迅

包括魯迅之子周海嬰等人提供的史料表明,毛澤東曾說,魯迅如果活著「要麼被關在牢裡繼續寫,要麼識時務一句話也不說。」設想一下,你們誰會把一個自己熱烈推崇的作家關到監獄裡,或逼他住嘴?如果你有毛澤東那種絕對權力的話。誰也不會!毛澤東的話足以證明,他根本就是利用了魯迅而已。

魯迅和胡適,是二十世紀中國思想文化界的「雙子塔」,他們各有特色,卻不等於是對立的、應一方取代另一方的。如果後人硬把他倆對立起來,用一方詆毀另一方,則既不明智,更不具任何建設性。

以魯迅爽朗幽默且頗露鋒芒的性格,也好像應該是成天呼朋喚友、高談闊論,或像康有為那樣開學堂,有幾個梁啟超那種可以呼風喚雨、從政組閣、進行改造國家大業的弟子;但他卻不善應酬、也惰於書信,只有很少幾個知心好友,走的是一條孤獨的作家路。而看上去性情沉靜的胡適,卻更善交往、喜高朋滿座。他在美國留學期間,僅在1916這一年,就寄出1040封信(收到1210封);而在台灣做中研院長期間,更是賓客盈門,不亦樂乎(當然,那大概只是表像,他由於堅持西化而導致的孤寂是明擺著的)。

這兩人最大的不同其實是:魯迅的影響力在於作品本身,而胡適的影響力更多在於曾經引導風潮。魯迅從來就是一個人,沒有組織,沒有團伙,更沒有政府(被毛捧是他死後多年的事),連個教育部小職員的位置都不保。他是一個真正靠自己的文字站立的巨人,一個過去百年來中國文壇最高大的個人主義者。

而胡適在哥倫比亞大學博士還沒拿到,就被陳獨秀請回國當了北大教授,不僅後來有一個擁他的文化界,還有一個挺他的政府。在中國思想界發生最大變革的民國時代,胡適那個位置本身就給他帶來幾乎無人可取代的影響力。但仔細閱讀過魯迅和胡適作品的人,可以很容易看出,魯迅的寫作才華遠超過胡適;胡適主要是以其為人處世的君子風範,尤其是革命大潮來臨之際的清醒認知,成為後人難得的表率

簡單概括一句:這是各有千秋的一對兒:胡適更懂處世,魯迅更會作文;胡適更易在群體中得到認可,魯迅更是個體欣賞者心中的英雄。
  
●本質上,魯迅胡適的「相同」超過「不同」 
第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魯迅明說中國文化吃人;胡適力推「全盤西化」,直到死前最後一次演講。

當然,回頭來看,魯迅有其偏激之處;而胡適的「全盤西化」則是對西方缺乏了解的口號,因為西方有左派、右派,有推崇群體主義觀念、追求個體主義價值等幾種針鋒相對的意識形態,往哪個方向「化」呢?

這裡明擺著,那個最呼應魯迅要衝破黑暗的吶喊的,除了高喊「全盤西化」的胡適,還有誰呢?他倆誰都沒明白(當然,這裡胡適比魯迅清楚),骨子裡,他倆是最心心相印的一對雙子塔:一個欲打破黑暗,一個欲引進光明

第二,對個人主義的追求是胡適到死的呼喚,他最好的文章是「易卜生主義」。魯迅則以身實踐,做了中國的易卜生。

第三,魯迅有話直說——尖刻、犀利,對自己認為錯誤的東西絕不留情。胡適表面上謙恭溫和,且有外交官式的修養,但骨子裡卻有和魯迅類似的激烈、激進(全盤西化的口號本身就是一例)。

三十年代,在中國內憂外患之際,不少中國知識人,包括留洋回來的丁文江、錢端升、蔣廷黻、林語堂等胡適的朋友們都認為中國只有走德國和意大利那種獨裁之路才會迅速強大。胡適對此毫不讓步,撰文批判這種開明專制說,「中國無獨裁的必要與可能」;他反對強人政治,認為「將國家大小諸事,都仰仗於一人,這決非現代政治應有的現像。」在追求自由主義的價值理念上,胡適寧可得罪朋友們,而絕不容忍錯誤觀念。

當面頂撞蔣介石,是在1958年胡適就職中央研究院長的典禮上。當時蔣親臨致辭,在給了胡適相當的美譽之後,強調中研院「應擔負起復興民族文化,發揚我國固有文化與道德之責任。」但隨後胡適講話時,卻直接反駁蔣介石說,中研院的工作是在學術上,而不是推廣什麼中國文化。蔣介石就此在日記中說,這是他一生中所受的兩次最大「侮辱」之一,為此他「終日抑郁,服藥後方可安眠。」胡適此舉,在中國文化人中還能找出第二個嗎?

更令我對胡適刮目相看的,是他對宗教的「大不敬」。這裡且不探討他的對錯和深淺,只談這位謙謙君子的對宗教膽大包天的「出言不遜」。他寫過多篇深入研究佛教的文章,得出的結果卻是對和尚們近乎深惡痛絕的反感,甚至說到99%的和尚都是騙人的」地步。曾因一時感動而加入基督教,但很快又退出的胡適,對基督教也做出這樣的斥責:基督教的最大壞處是乘人之危——也就是利用人有難處(生病,災禍,逆境)時,拉你入教。這個「乘人之危」說,可能是胡適的獨創,我在其它地方都沒有讀到過這種說法。

第四,他倆都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那就是:人做得「正」——心地不陰暗、不狡詐,不圓滑,都沒有一絲一毫玩世不恭的心態,都不會把個人功利放在高於原則理念的位置上,都欲「真正」建功立業,而不是追逐虛榮。


●黑夜中的吶喊 
魯迅的貢獻,當然首先是對中國封建文化的批判,對吃人的舊禮教的痛斥。對任何一個民族來說,對自身文化的反省和批判都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文化歷史悠久的大國,像俄國和中國。魯迅早就指出,「敢於指摘自己國度的錯誤的,中國人就很少。」當年如此,一百年後還如此。中國在推翻帝制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成了一個比帝制時代更專制的國家。悲慘至如此地步,還是容不得批判。

我雖然幾十年前就喜歡魯迅,但最近重讀一遍《魯迅全集》,不僅比許多年前讀更震撼,而且發現他的文字比以前記憶中的魯迅好太多了。

自古至今,有幾個中國作家從那個社會裡挖出點兒光亮來呢?那個最偉大的文學家曹雪芹,悲觀到極致了吧,他最後看到的是白茫茫一片虛無。魯迅則是眼前一片黑暗。但起碼,他聲嘶力竭地喊了:這裡太黑,這裡窒息!他是一定要「與黑暗搗亂」的。他拼命努力的,是要在跟黑暗廝殺的過程中,撕出一片光明來。

●文學家的魯迅已經聳立 
魯迅從1918年在《新青年》發表雜文起(之前只有文言文),到1936年去世,只有18年的光景用白話文寫作就留下那麼多影響了無數人的作品。

《阿Q正傳》刻畫出了中國文學史上最經典的人物之一。這部作品全中國人民都熟悉到像對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了。阿Q這個人物之典型,絕不僅僅限於中國農民,我新近的發現是,由於中國文化人中的阿Q太多,所以制造了一個「阿Q共和國」。

●評論家的魯迅無人項背 
魯迅既罵武斷專橫的政府,也罵愚昧卑俗的大眾,但最令人欽佩的,是魯迅對文化人的毫不留情。因為文化人才是罪魁,是文化人支撐著專制。

魯迅耿直、率性,又才華橫溢、文章鋒芒畢露,這就讓某些二、三流文人酸溜溜地難受,諸如梁實秋、徐志摩、陳西瀅、林語堂之類。他們仗著留英美回來(其實沒學著啥,那年頭在美國睡三年覺,回到中國也是教授),就不買魯迅風頭太勁的賬,於是時不時地來調戲先生一下。

徐志摩上聯:「魯迅先生的作品,說來大不敬得很,我拜讀過很少……我即使看了也等於白看,沒有看進去或是沒有看懂。」陳西瀅對下聯:「他(魯迅)的文章,我看過了就放進了應該去的地方……」

事實上,像那個陳西瀅,要不是三生有幸撞到過魯迅筆下,我懷疑今天有沒有三個人還記得他。而那個徐志摩在西方溜達了一回,最大的發現是,中國的給女人裹小腳比西方的給女人束胸要文明。他當年要不是靠大登廣告弄什麼「中國史上第一文明離婚」、然後再大肆渲染什麼和林徽因、陸小曼等的浪漫史,再加上很不幸飛機摔下去了,就憑那點今天只能忽悠青春少女的什麼康橋、沙揚挪拉之類的呻吟,哪可能有今天這般大名?那片帶不走的浮雲(虛名)早就飄散了。在我看來,志摩先生倒是中國最早懂得「炒作」的大師呢。

●「一個都不寬恕」 
魯迅去世前在《死》這篇文章中寫道:「歐洲人臨死時,往往有一種儀式,是請別人寬恕,自己也寬恕了別人。我的怨敵可謂多矣,倘有新式的人問起我來,怎麼回答呢?我想了一想,決定的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我認同先生「不寬容」的原因也很清晰:

第一,這個世界上那些沒有是非、沒有原則的寬恕,不僅是披著道德外衣的「我無能、我投降」的宣言,更是客觀上慫恿邪惡、促成災難的罪魁。

第二,很多高舉「寬容」牌坊的人,根本就沒有真寬恕,而是做「寬恕秀」,也就是魯迅所說的:「他們主張寬容,但對於不寬容者,卻是不寬容。」事實上,那些高喊寬容的人,是遠比一般(不唱這個高調的)人更不寬容的!

魯迅的「拳來拳對,刀來刀擋」不僅正確,而且遠比「你打左臉,我再送上右臉給你打」的無是非和假惺惺更有正向的、建設性的價值。拳和刀本身都不錯,關鍵看你幹什麼用;拿來「首先」去殺人,你就是屠夫,必須被懲罰;拿來自衛和保護他人,你就是英雄。

●魯迅的左傾 
魯迅今天被許多人批判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他的左傾和加入左聯,而胡適則堅決反共,於是再以此「捧胡貶魯」。但這也不盡公平。在當時的情況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真正清晰共產主義革命是怎麼回事。

更重要的是,我相信,魯迅絕對有認識共產歧途的能力。像陳獨秀,晚年追悔自己信奉共產主義的錯誤,又回到推崇英美個人主義的道路。

魯迅左傾,還與國民黨殺了許多左翼作家(尤其是他珍重的好友柔石、瞿秋白等)有直接關係。而且國民黨不僅禁過魯迅的作品,還幾度追捕他本人。

再一個導致魯迅左傾的原因,是魯迅學了俄文,在俄國那個最瘋狂的年代,可想而知,魯迅從俄文能得到什麼。當時的俄國,剛經過一個思想界、文藝界「群星燦爛」的時代,但那些「星光」散發的全部都是左傾、均貧富、推崇農民、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以及反西方物質文明、反工業化的東西。俄國精神是什麼?就是東正教+斯拉夫主義+共產主義的群體主義至上精神。 

●革命還是改良 
魯迅欣賞和讚美的革命,是結束帝制的辛亥革命,是革舊制度的命,革辮子、革小腳、革包辦婚姻的命。不革命,怎麼趕走皇帝?

魯迅讚美革命,卻和毛澤東的心態正相反!1921年共產黨成立那年,魯迅寫出《阿Q正傳》,對阿Q式的痞子、邊緣人的革命不僅非常擔心,而且完全反感。但1927年,毛澤東發表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則是高歌痞子暴民運動:「流氓、地痞之向來為社會所唾棄之輩,實為農村革命之最勇敢、最徹底、最堅決者。」從當年到今天(!),就痞子革命,恐怕再也找不出比這兩個人的想法更對立的了吧!

●魯迅的最大價值在哪裡? 
中國傳統文人多是兩大類:竹林七賢式的逍遙派,學而優則仕的當官派。最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種既非常入世,又保持獨立的知識分子。魯迅就是中國人中罕見且頗有成就的一個。他早就認知到獨立的意義,誓言不跟當權者打交道,尤其是因支持學潮而失去教育部的公務員職務後,就一直獨立寫作,靠稿費謀生。

魯迅後來跟胡適關係「生隙」,與他反感胡適跟當權者走得太近有關。胡適後來也屢次拒絕政府延攬。當時的入閣朋友曾戲言,胡適是處女,我們是妓女。但後來胡適也當了官,出任民國政府駐美大使(為抗日而爭取美援)。研究胡適的(普林斯頓大學)周質平教授有個解釋:胡適不再是「處女」,但沒變成「妓女」,而是「良家婦女」,始終是一股「清流」。

胡適的最值得推崇之處,恰恰和魯迅是一樣的,是堅持自己的理念。胡適的最後一次演講仍慷慨陳詞:「我挨了四十年的罵,從來不生氣,並且歡迎之至,因為這代表了中國的言論自由和思想自由。」但講這話幾分鐘之後,他就因情緒激動而心臟病發作去世了。清清楚楚是被氣死的嘛!美國總統傑弗遜可以因被媒體痛罵而生氣,但卻絕不會動用他的政府去制裁那種罵,這才是最關鍵、最根本的分水嶺。

所以,魯迅(周樹人)作為「個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建樹,就是弘揚個人主義精神價值的一部分,就是推動中國文明前進的一個動力。他是名副其實的「樹人」——樹一個individual(站立的個人)。

●魯迅的經久價值超過胡適 
毛澤東要利用魯迅對中國傳統文化弊端的批判,來推翻一切傳統價值,然後在價值觀的空白紙上塗抹他的共產篇章。魯迅對傳統的批判,是要打破封建社會對人性的剝奪和壓抑,追求個體自由的價值。毫無疑問,毛批傳統的方向和結果,是建立了列寧斯大林式的群體主義、國家主義至上的、徹底滅了個人的集權統治。這和魯迅所向往的正相反。所以說,毛對魯迅,只是拿來利用一下,他既不懂,也根本不在乎魯迅的追求。

魯迅先生如果活到今天,必定是群體主義的敵人,專制政權的掘墓人。不,他是活不到今天的——即使能逃過毛澤東的魔掌,大概也早被海峽兩岸那成堆的「幫閑文人們」給氣死了,跟胡適一樣。不過我相信,直到永遠,都會有我一樣的後輩,記得往先生的墳上插一朵小花,送一曲低聲的歌唱,讓先生那曾經嘹亮地吶喊過的聲音有不斷的回響……




~~~~~~~~~~~~~~~~~~~~~~~~~~~~~~~~~~

Dr.南雲親身實證 7天年輕20歲


黃惠如


看起來年輕10歲,一般人努力點勉強裝得到,但要年輕20歲,就算靠非凡的毅力也不一定能辦成。醫學博士、乳腺癌的專科醫師南雲吉則在他每一本書上,都有before(前)/ after(後)的照片,37歲時的他看起來老氣沈悶,現在年近60歲的他看起來卻像30幾歲。經過自己實證的健康新觀念寫成書後,在日本引起轟動,也是日本電視節目的常客。

南雲在30幾歲時,身高173公分的他,因為熬夜、抽菸、暴飲暴食,體重高達77公斤,腰部囤積了厚厚的脂肪,只要稍微操勞,就會心律不整。由於父親、祖父都是因為心臟病病倒,他想再怎麼努力工作,也會因為心臟病發而早逝,無法享受餘生。讀了許多文獻,也親身試了許多方法後,終於成功瘦身,腹部平坦,甚至皮膚愈來愈好,血管年齡也回到26歲、骨骼年齡28歲、腦年齡38歲,連自己都感到驕傲。以下是南雲博士接受《康健雜誌》獨家專訪,分享他多年來實踐的獨門年輕術。

南雲流重返年輕術1:肚子餓到咕嚕叫才吃
南雲解釋,如果沒有進食,胃會分泌飢餓素(ghrelin),這種荷爾蒙能刺激大腦,分泌生長荷爾蒙,而生長荷爾蒙會分解內臟脂肪供身體的能量,當內臟脂肪所剩無幾時,就會開始分解積存在皮膚下的皮下脂肪,使皮膚達到回春的效果。

另外,被稱為長壽基因的去乙醯化酶(sirtuin)也是在空腹時,肚子餓得咕嚕叫,會被發動。去乙醯化酶增多,會掃除血液中壞的膽固醇(LDL),也會讓皮膚光滑,皺紋減少。

餓得咕嚕叫,最明顯的效果,就是瘦身。為《Dr.南雲七日瘦身術》寫序的長庚醫院腦脊髓醫神經外科臨床教授張承能,一邊寫序,一邊力行書中原則,不到半個月,就瘦了八公斤。

不過,南雲更進一步,每天只吃一餐。一開始是因為有時早餐沒胃口,吃了午餐後,下午手術常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只吃晚餐,竟發現身體狀況更好。

很多人懷疑,一天吃一餐會不會傷胃?南雲解釋,非但不會,反而讓胃更好。一天一餐使得空腹的時間愈久,身體愈能修復消化道黏膜。例如,胃潰瘍的患者醫生要他們禁食一週只打點滴,通常就會痊癒。

南雲流重返年輕術2:不做劇烈運動,走路就好
30幾歲暴肥時,下定決心要減肥,加入健身房拚命運動兩個月後,體重竟暴增10公斤。

南雲後來領悟出,身體能量代謝分為基礎代謝和運動代謝。運動代謝時,會燃燒蓄積在肌肉裡的肝醣,血糖值就會下降,人就會感到飢餓,因此運動後吃更多。也就是,「激烈運動會胖更多,給身體更大的負擔,」南雲對《康健》解釋。但並不代表完全不運動,南雲博士實踐的是用競走的方式走路,一天40分鐘,就能獲得需要的運動量。

他每天從家裡到車站5分鐘、下車後到公司5分鐘,在地鐵裡只站不坐10分鐘,來回加起來就做了40分鐘運動。而且健走時,請像大明星一樣,很有架勢地抬頭、挺胸、縮腹快步迎風而行。搭地鐵站著不坐也有方法。南雲建議,盡可能不拉吊環,感覺像衝浪一樣,用雙腳保持平衡,也能訓練雙腿的肌力。

南雲流重返年輕術3:不要熬夜,10點前入睡
睡眠也能回春。睡眠的黃金時段是非快速動眼期(non-REM),在非快速動眼期睡覺,會分泌生長荷爾蒙。生長荷爾蒙可以分解內臟脂肪、製造肌肉,也能吸收黑色素,修復皮膚。

每天晚上10點至2點,就是非快速動眼期,如果熬夜,例如2點才睡,就算睡飽7小時,也不能指望會分泌生長荷爾蒙發揮作用。只是,多數人也知道不熬夜對身體好,只是很難做到。

南雲的祕訣是,早起,才能早睡。他回家後,就不再煩惱工作,將身體轉到副交感神經運作的頻道。晚餐後,不看電視、不看書也不看手機,關掉大燈,讓房間漆黑,戴上耳塞,準備入睡。早上起床後,馬上沐浴到晨光下,讓血清素規律運作。



~~~~~~~~~~~~~~~~~~~~~~~~~~~~~~~

(^_^)HA HA HA 笑話


<超爆笑的>姓“潘“不姓”番”

一戶潘姓人家,長輩過世。 家祭時,請來了一位鄉音很重的老先生來當司儀。 訃聞是這麼寫的:

孝男:潘根董
孝媳:葉氏
孫女:潘良慈
孝孫:潘道時

但這位”司儀”老先生老眼昏花又發音不標準。 於是就給他念成這樣子:「孝男,翻…… 跟……斗……」 孝男一聽,直覺得很奇怪,但又不敢問,於是就翻了一個跟斗。

接著又說:「孝媳,也……是……」 孝媳一聽:「我也要翻啊?」於是孝媳也翻了一個跟斗。

再來:「孝孫女,翻兩次。」 孝孫女一聽,想想爸媽都翻了,我也翻吧!於是就翻了兩個跟斗。

此時孝孫心想:「老爸、老媽都各翻一次,姐姐也翻兩次,^~^?那麼我要翻幾次?」心裡想著想著就開始緊張了:「怎麼辦?」

只見老先生扯開喉嚨,大聲念出: 我「孝孫
……翻……到……死……」…=_=



~~~~~~~~~~~~~~~~~~~~~~~~~~~~~

LINE美圖倩影0922

欠揍急轉彎-問題篇

小王開著空計程車出門,為什麼一路上都沒有人向他招手租車?是高速公路

~~~~~~~~~~~~~~~~~~~~~~~~~~~~~~

【台灣演義】小提琴家 曾宇謙

 (未完,全文請參閱當天「PCLin幸福好站」的最後面http://lindavidtw.blogspot.tw/2015/09/blog-post_21.html)

 

【綠野花香】這三種菜竟然是蔬菜界抗骨質疏鬆的三大高手

 

有味建筑

http://www.geimian.com/wx/49606.html

 

太太必看簡單打掃方法

 

在家就可看到各地美景 !

http://www.geimian.com/wx/tag/%e9%a3%8e%e6%99%af

 

數天數-99.99%的人听完这首歌后什么都放下了!马上醒悟了

 

心靈享宴~三袋米的故事一定要看完太感人了

 

添加物無所不在! 1天吃進500

 

鑽石直銷商_日吞5健康食品爆肝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