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蕙~思啊思想起
20140324關鍵時刻之1-政府強過服貿目的何在!?
每被刪一次,我就再傳一次!
將主人當仇人、把人民當敵人
"馬航"客機失蹤的真相!?
感激 網友 伊媚兒
20140317關鍵時刻之1-馬航飛機到底在那裡!?
"馬航"客機失蹤的真相就是這樣的,解釋得非常合情合理!馬國政府真可恥!美國真的知道整件事情的真相,在機上的乘客死得真是無辜!
馬航劫機真相:(CIA內部消息) 馬航是被劫持的,且劫機者向馬來西亞政府提出了與馬來西亞國內政治有關的政治訴求,馬政府在接到劫機者的要求後,經過5個小時的談判,最後沒有答應劫機者的訴求,劫機者在等待無果的同時飛機終於耗盡了燃料…… 馬政府從始至終都知道飛機在哪裡!
在得知飛機燃料耗儘後,馬政府決定將事件描述成常規航空失事,以避免人道主義壓力,避免國內其他政治力量知道劫機者的政治訴求。
飛機為什麼折返馬來西亞?
因為劫機者的訴求與馬來西亞政府有關。誰是劫機者?機組人員。劫機者的訴求是什麼?是要求馬政府立即釋放政治犯安華--3月7日,馬來西亞上訴法庭推翻反對派領導人安華雞奸案被判無罪的裁決,現年66歲的前副總理安華說,政府企圖用這項指控毀掉他的政治生涯。
如果馬政府答應釋放安華,劫機者會保證飛機安全,並對外宣稱飛機出現故障,返航降落在馬來西亞某個機場,否則將會毀滅飛機。
劫機者為什麼關閉與地面導航的通訊聯繫?
因為劫機者天真地認為馬政府會顧慮230多條生命而答應他們的條件!劫機者是希望活著回去的!於是劫持飛機後機組關閉了導航通訊,並啟動了與馬航總部的內部通話設備,
因為在提出訴求前,劫機者不希望導航台知道飛機被劫持,以便馬政府答應條件後,飛機能以故障為由體面地降落。
劫機者為什麼一直在飛?
因為劫機者一直在等馬政府的回復。為什麼馬來西亞在失聯5個小時後才公佈飛機失聯?因為馬政府正在和劫機者討價還價,這5個小時裡飛機並沒有失聯,馬政府與劫機者之間的通訊一直通暢,且馬政府也希望說服劫機者無條件放棄劫機,因此無法發布資訊。
事實上,飛機一直就在馬來西亞附近不斷地折返遊弋,等待馬政府的答復。最後才向西北消失在雷達上。劫機者的政治訴求主要是馬來西亞國內事情,因此沒有必要飛他國。
而且,劫機者是希望政府答應條件,自己能活著回去的,也不會飛往印度洋或哈薩克斯坦,那樣沒出路也沒必要。但飛到最後油料耗盡了……
當馬來西亞政府確認飛機燃料耗儘後,定下策略隱瞞真相,公佈了飛機失聯信息。接著誤導國際社會,製造了努力但找不到飛機的假像。
馬來西亞政府為什麼說謊?
因為劫機者的政治訴求如果被大眾知道,會引起政治地震,同時如果讓國際社會知道馬來西亞政府拒絕劫機者要求使飛機毀滅,馬來西亞將名譽掃地!但是,美國已經知道真相。馬政府努力把事件偽裝成一起普通的航空事故或者一個永遠找不飛機殘骸的迷,然後賠償家屬了事。
但波音公司受不了,他們不願背上飛機有質量問題的黑鍋,於是波音公司和美國政府公佈了飛機在失聯後又飛了5個小時的鐵證。在鐵證面前,馬政府被迫承認是劫機事件,不是飛機技術故障。
事實上,美國早已知道全部真相,包括飛機最後飛到那裡,但美國祇發布對自己有利的,以此要挾馬政府好獲取巨大政治利益。真可悲的政治,人命如糞土!
~~~~~~~~~~~~~~~~~~~~~~~~~~~~~~~~~~~~~~~
太陽花不潰散,靠什麼樣的組織力和動員力?
天下雜誌 作者:林倖妃、鄧凱元
曾經到現場觀察的人都很訝異,這群年輕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外行人談作戰,內行人談後勤,」一位長期參與社會運動的觀察者說,這次最值得觀察的,是網路世代的組織方式。這次,他們以深厚的組織力和動員力證明,自己不是一壓就碎的草莓族。
深夜的立法院,從青島東路到濟南路周邊卻是燈火輝煌,人聲鼎沸。大卡車載著物資一箱箱送到帳篷搭起的臨時物資站,走到林森南路和青島東路口的斑馬線上,站滿一整排學生,客氣地阻擋,「裡面已經滿了,請不要再往內移動。」
三萬多的人潮將立法院團團圍住,場面卻是井然有序
曾經到現場觀察的人都很訝異,這群年輕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外行人談作戰,內行人談後勤,」一位長期參與社會運動的觀察者說,這次最值得觀察的,是網路世代的組織方式。這次,他們以深厚的組織力和動員力證明,自己不是一壓就碎的草莓族。
後勤補給線的建立,正是讓這次太陽花學運得以延續的首要原因。從過去反媒體壟斷,到洪仲丘二十五萬人上街頭,多是在短短一天就結束,無疑是一次又一次的練兵,蓄積的能量到這次學運,如今已經延續超過一百小時,還沒有稍歇的跡象。
「上次夜宿內政部,最後潰散的關鍵就在於學生沒有完成組織化,」一位參與的大學教授從旁觀察,以往抗爭只要遇到天氣轉變,或是時間拉長,學生人氣很容易就散去。
這次的行動雖然以學生為主體,背後則是具有深厚社會運動背景的NGO團體支持,包括反黑箱服貿行動聯盟、守護台灣民主平台、一九八五聯盟和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等,隨時因應現場所需,建立分工。
學生方面則是主導場內外糾察和網路動員。在物資募集上,學生在一開始就組成網路小組,將每天需要的物資項目,發布到網路上,第二天各種所需物資隨即源源不絕,透過物流湧入。以二十日夜氣溫突然下降十餘度,就有人送入暖暖包和鋁箔隔熱毯。
同時充分運用人力運輸。每天從早到晚,從立法院鎮江街門口,一路到青島東路的物資區,約五百公尺的距離,幾乎每公尺都有一個年輕的面孔,排排站成一整列,以傳遞方式搬運進入議場。
其次是分區分眾並快速溝通。這次動員在立法院周邊,共開出四個舞台現場,包括濟南路、中山南路、青島東路和中山南路口,以及青島東路,以召開公民論壇的方式,分區分眾讓參與者自由上台表達意見,卻又不互相干擾。
加上相隔不到一百公尺的議場內主場,所有的交通聯繫都靠line即時傳輸,迅速完成溝通。物資補給線的建置,和訊息傳輸的便捷,讓網路號召的抗爭形態,更具有彈性。
在過去幾天,每天都傳出警察隨時可能攻堅的消息,臉書上不斷有人呼籲,要求在人潮最少的時段,從凌晨三點到隔天中午一點再到現場。「雖然天氣嚴寒,但從深夜清晨一直保持至少五千人在場外,」一位參與者說,讓警察即使要行動也不敢貿然行事。
從分區聚集、個別舞台、通訊傳聯、物資統計、徵集物資發布,到如何傳遞進入,全都一清二楚。有系統、有組織讓太陽花運動,演變成一場和政府間的持久戰、消耗戰。
在上萬人的聚集場合,不僅動線清楚,甚至主動拉出緊急救護通道,「他們既有抗爭經驗,又有社運團體和過去參與學運的老師協助,實際運用所學,這就是能打持久戰的原因,」一位觀察者說。
但這樣的方式並非沒有隱憂。因為現場人潮不斷湧入,造成通訊經常斷線,網路訊號更差,以至於場內經常傳出要求參與者暫停使用三G,以便讓場內訊息傳到場外。
「這已經超過我們想像的大型集會,現場通訊差,傳遞訊息困難,常常訊息都有誤差,」綠色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說。而這恐怕也是這場運動走到現在,考驗學生的關鍵之一。當人數越來越多時,如何繼續抱持有效的後勤、溝通與動員力。
精采完整內文及圖片請見:天下雜誌
~~~~~~~~~~~~~~~~~~~~~~~~~~~~~~~~~~~~~~
^_^小常識
人要越過73歲 闖過84歲的秘密
人生越過七十三,在闖八十四這道門檻時,如今大約有半數以上的人,即使還能活在世上,但多有傷痛在身。因此,八十四歲,應該是人生要闖過的最重要的門檻!
中國道家或中醫認為,人的天賦的壽命,叫“天年”, 即自然賦予人的壽命。其具體數目是兩個甲子:一百二十歲。
不到六十歲,那都叫“夭”,夭折的“夭”。過了一甲子,叫“一壽”。我們說這個人夭折了,什麼叫“夭了”?沒過到六十歲(沒過天年的一半)。什麼叫折?如按天年一百二十歲計,打九折,減十二歲,一百零八,這叫折。
一百零八歲,可用一個漢字“茶”來表示!你看那“茶”上面,是一個草字頭,代表“廿(二十)”,一個八,一橫一豎,底下又兩撇,八十八加二十。九十多與將近一百歲的兩個人相互約定,叫“相期以茶”,
望能活到一百零八歲,即天年的個折,這叫“茶壽”(108)。而打個八折,九十六歲,是高夀的人。
由此,民間便有個說法:即人們要”闖過七十三,越過八十四”。其實就是說,到了八十四歲,您活到了天年的七折,很多人沒過八十四歲這個坎兒。天年打個六折,七十二,就是說我們說虛歲七十三那個折,也是人生的一個要過闖的一重要的門檻呢。
“越與闖”的秘密
第一要實施吃的原則
一是0.618黃金分割:副食6主食4;粗糧6細糧4;植物6動物4。
二要吃7成飽,一輩子不得胃病,吃8成飽最多了,若吃10成飽,那2成沒有用,是廢物,是致病的元兇。
三是要挑選食物並研究其科學的食法
例如:
1. 番茄炒雞蛋最值錢了。還有蕃茄湯,或番茄雞蛋湯也是好的,生吃番茄不抗癌。
2. 吃大蒜,必須先把它切成片,一片一片的薄片放在空氣裡15分鐘,它跟氧氣結合以後產生大蒜素。大蒜本身不抗癌,大蒜素才抗癌,而且是抗癌之王。
3. 黑木耳有兩個作用,其中一個是使血不粘稠。吃阿司匹林的後果是眼底出血,現在很多人眼底出血。我勸大家不要吃阿司匹林了。
4. 花生皮沒有營養,它只能治血凝片,提高血小板,止血用的。我們中老年人千萬不要吃花生皮了。另外長時間坐在那兒,血凝度會升高。
5. 花粉是植物的精子,它孕育著生命,營養最豐富,在植物裡是最好的東西。大家不要在街上買花粉,街上賣的花粉有硬殼,沒有破壁。破壁要有高科技處理。第二,花粉是野生的,容易污染,要消毒。第三,它是蛋白質,必須脫敏。花粉必須具備這三條才能用:處理、消毒、脫敏。
6. 全世界最有名的長壽地區在日本,日本的長壽地區在海邊,而海邊壽命最長的是吃魚的地方。特別要吃小魚、小蝦,特別要吃全魚(連頭帶尾),因為有活性物質,而且活性物質在小魚、小蝦的頭部和腹部。看你會不會買魚,要買就買小魚小蝦,而且吃全魚全蝦,這有大學問,不是買魚越大越好。如果有豬肉又有羊肉,吃羊肉;有羊肉又有雞肉,吃雞肉;有雞有魚,吃魚;有魚有蝦,那吃蝦呀。即動物越小蛋白越好。
7. 8克螺旋藻就可以維持生命40天。現在的太空食品,這螺旋藻是1962年發現的,這一發現轟動了全世界。為什麼?它1克等於1000克各種蔬菜的綜合。
8. 輻射對我們影響很大,但有幾個方法可以預防:第一喝綠茶,第二吃青菜、蘿蔔,第三吃螺旋藻,第四吃藻複康。
第二要掌握運動及起居原則
1. 建議大家傍晚鍛煉,不要早上鍛煉。飯後45分鐘再運動。而老年人的運動散步就是好方式,每天能堅持走20分鐘至一小時,必有好效果。
2. 睡好覺。因人而異,每天睡好六至八小時。尤其午夜12點到3點,這3小時雷打不動,什麼也別幹。這3小時是深睡眠。如果這3小時睡好了,第二天起來一定精神煥發。午睡時間是午飯後半小時,而且最好睡一個小時,通常情況下,睡的太長對身體沒有好處。
第三是心理狀態問題
保健的第三個里程碑是心理狀態問題。如果心理狀態不好,那你白吃白鍛煉了,這是很重要的。你要是一生氣血流得就慢,容易得腫瘤。
五個避免生氣的方法:
1.躲避
2.轉移,人家罵你,你去下棋、釣魚,沒聽見;
3.釋放,人家罵你,你再去罵別人不叫釋放,是找知心朋友談談,釋放出來,要不然擱在心裡要得病的;
4.昇華,就是人家越說你,你越好好幹;
5.控制,這是最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你怎麼罵我不怕。這一點很重要,
忍耐"。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耐不是目的,是策略。
“難能之理宜停,難處之人宜厚,難處之事宜緩,難成之功宜智。”這四句哲理很深,很有用。
笑的作用非常大。笑一笑,十年少。不是指年齡,是指心態。笑口常開,健康常在。
總之,在以上三原則基礎上,如再能多注意主動養生並且重視小病及時治療,那麼你就掌握了長壽的全部秘密,你就會健康長壽!
讓我們每個人都要注意平衡飲食,睡好覺,常有氧運動,而且注意你的心理狀態。為了自已,為了家人,也為了有益於社會,我們,不僅要越過73歲之後,而且更盡力,闖過84歲,並爭取健康至96,甚至到達“茶壽”之年吧!、
清朝有13個皇帝,同治19歲死的,順治23歲,咸豐31,光緒38,但有個乾隆活了89歲,他特別保健,皇帝他是冠軍。
他的檔案:第一他特別好運動,第二他吃蒸發糕,粗細糧搭配,第三這人好旅遊,最有名的就是三下江南,所以他活了89歲。
~~~~~~~~~~~~~~~~~~~~~~~~~~~~~~~
(^_^ )HA HA HA 笑話
小朋友寫:
2月30日星期一晴
今天一天都沒有出太陽,真不好,爸爸買回兩條金魚,養在水缸淹死一條,我很傷心。
老師評語:我也很傷心,我活了這麼大,2月還從來沒有遇上過一個30號呢!也從來沒有見過不出太陽的晴天,更沒見過會淹死的金魚。
1.題目:一邊……一邊……
小朋友寫:他一邊脫衣服,一邊穿褲子。
老師批語:他到底是要脫還是要穿啊?
2.題目:其中
小朋友寫:我的其中一隻左腳受傷了。
老師批語:你是蜈蚣嗎?
~~~~~~~~~~~~~~~~~~~~~~~~~~~~~~~~~~~~~~~~~~
十大最美博物館(九)洛杉磯蓋帝博物館
美國洛杉磯的蓋帝博物館(The J. Paul Getty Museum)建於1997年,和其他十大博物館相較之下,更顯蓋帝博物館的年輕朝氣。蓋帝博物館另一項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坐落在寶馬山花園(Pacific Palisades)別墅區,週邊的氛圍貴氣優雅,更能居高臨下的攬清風俯瞰太平洋的濤濤海潮!
知名自助旅行指南《Budget Travel》在2013年為全球背包客,彙集以下十大世界最美博物館,助全球愛玩客為一生難得拜訪一次的名都,劃出完美無憾的圓滿參訪機緣。
美國洛杉磯的蓋帝博物館建於聖莫妮卡(Santa Monica)山丘上,佔地約為300萬平方米,主要展示石油大亨保羅‧蓋帝(J. Paul Getty)畢生收藏的畫作、雕像、飾品與家具等藝品。
蓋帝博物館矗立在星光雲集的好萊塢山丘上,過客們在造訪這座名城的臨海奇跡博物館時,唯有緩步輕踱、拾階上山巔,才能感受到參訪這座備受獨特地理位置與現代藝術眷顧的傳奇博物館所吟詠的世間情趣,並讀得懂彩筆下描摹的醉心光景。
必看傑作:
1、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油畫大師弗拉‧巴托洛梅奧(Fra Bartolommeo)的“前往埃及途中”(Rest on the Flight to Egypt)係列關於聖母與耶穌基督一家人至埃及的畫作。
2、意大利文藝複興後期的威尼斯畫派大師提香(Titian)的“維納斯和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名畫。
3、梵高(Van Gogh)的“鳶尾花”(Irises)。
禮品店蒐奇:
仿梵高與塞尚(Paul Cézanne)畫作的吊飾,售價25美元。
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油畫大師弗拉‧巴托洛梅奧(Fra Bartolommeo)的“前往埃及途中”(Rest on the Flight to Egypt)係列關於聖母與耶穌基督一家人至埃及的畫作。(The J. Paul Getty Museum)
責任編輯:李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