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月 23, 2019

她捐出千億家產,成就世界頂級博物館 + 10個讓你變自信的有效方法 + 日本人公開活百歲、不癡呆的12個秘訣

《佛羅倫斯與烏菲茲美術館3D
Florence and the Uffizi Gallery 3D
她捐出千億家產,成就世界頂級博物館
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每年有400萬人來旅行膜拜。1737年,義大利的名門望族、文藝復興背後的資助者——麥第奇家族的女繼承人安娜瑪利亞決定:把家族400多年來積累的全部藝術遺產,捐給政府。也由此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對所有人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滷肉飯百百款 各家好味報你知【民視台灣學堂】台灣趴趴走 2019.04.22-魚夫


用食物療法預防癌症
William Li: Can we eat to starve cancer ? TED 中文]



10個讓你變自信的有效方法


1. 培養耐心
自信確實需要培養,所謂的“培養”,即是說並非朝夕可達。所以,培養自信的最重要前提就是要具備耐心,如若缺乏耐心就要培養耐心。沒有耐心的話就什麼都做不成,更別提什麼“自信”了。有所成就,就會伴隨著自信的增長。⋯⋯

2. 習得並精通一種技能
具備學習能力的人通常都很自信,反過來也一樣,真正自信的人通常是因為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所以面對挑戰的時候他們不會怕,不會心虛,因為他們知道“大不了去學麼”。自學能力的基礎是耐心,而習得任何一種技能都會讓人更加懂得耐心的重要,並且同時因為具備耐心與學習能力而更加自信。只要花時間真正精通了一種技能,那麼學會其他一種技能的時候就會變得更輕鬆——這是良性迴圈。

3. 相信積累的力量
再大的石頭也無法阻擋種子發芽,只因為種子一旦開始發芽,那細胞的分裂儘管速度不快但卻不見天日永不終止。滴水可以穿石的道理誰都懂但又好像誰都不相信—— 處於起點的人就好像是一粒細胞或者一滴水,但大多數人卻誤以為或者希望自己在起點上就強大鋒利猶如一束鐳射,但這不現實。要通過學習培養耐心,運用耐心去等待長期積累之後可以獲得的難以想像的好處與力量。

4. 了解自己的局限
沒有人無所不能。就算擁有真正強大學習能力的人也無法做到無所不能——因為時間不夠。有些領域確實必需天分。在自己確實不擅長的地方該自卑就要自卑——這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該自卑的時候不自卑,就多了一個心理負擔——並且還是永遠擺脫不掉的負擔,最終,肯定會拖累自信。凡事兒做得好必然容易自信,做得不好就很難自信,但是還沒上陣呢,就背著一個又一個的包袱,能走多遠?能做多好?

5. 凡事兒都要提前做足功課
大聲說話也好,穿著正式也罷,最多只能讓一個人“顯得”自信,而非真正自信。“坐在第一排”可能是因為近視,“快速走路”往往是因為時間觀念不強——這些都與自信沒關係。

做任何事情,提前做足了功課,想不自信都難。自信不等於自以為是,自以為是的人最終都會被現實砸爛。中國人說“成事在天,謀事在人”,西方人說“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某個層面上都是一回事兒:不要理會運氣(該來的時候它自然會來),重要的是專心做好功課。

6. 注意細節
俗話說,“行家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當我們關注一樣東西足夠久的之後,就會發現自己猶如“開了天眼”一般,能夠看到的,看清楚的越來越多。在自己必須做的事情上,一定要保持專注;不僅要專注,還要專注很長時間。只有這樣,才有能力看到更多的細節,才有能力做足功課,才有能力處變不驚。很多時候,所謂“成功”只不過是一個中間狀態,“更大的成功”才是挑戰。忽視細節的人都並非故意,只是因為功夫未到;功夫未到,“中間狀態”之後就是更大的失敗。

7. 培養從容的態度
走路慢一點,姿態自然從容;說話慢一點,聲音小一點別人也能挺清楚。但這些都是形式而已,關鍵在於腦子不能慢。動作太快往往只是因為腦子太慢所以想得太少不夠週到。有演講經驗的人都知道,說話太快實際上更可能是因為緊張。越有能力的人越容易從容,因為他們的能力足以使他們掌控局面。從容不是能夠模倣的,是養出來的——靠實力。

8. 關心身邊的人
誰都需要身邊的人的支援與關心,正如身邊的人也需要他支援、他關心一樣。與很多人相信的相反,朋友太多,不見得一定是好事兒。因為關心一個人支援一個人都是需要花費時間,而每個人不可逾越的終極限制只有一樣東西——時間。小心選擇朋友,因為你將與他們分享你的生命。沒有這樣的態度,就不會有真正的朋友。有那麼三兩個真正朋友的人,都會比較自信。

9. 不要輕易追求完美
完美總是好的,但並不總是能夠做到。事事追求完美的下場只有一個:標準越來越低。生活著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聖男聖女(剩男剩女)就是這樣煉成的。學會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裏不完美地生存,是一種難得的智慧。深刻理解“不完美才是常態”的人才可能做到“不會無謂地自卑”。憑藉耐心,相信積累,再加上正常的智商,就算做不到最好,也能做到更好,何必過分強求?
     
10. 儘量獨立,承擔必要的責任
有位哲人這樣說過:“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取決與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獨立於這個世界”。這句話包含著深刻的智慧。很多的時候,獨立意味著完整地承擔必要的責任;能夠運用自己的能力承擔必要責任的人必然相對更加自信。一個人不能夠獨立,往往就會淪為他人的負擔,沒有人不討厭負擔,而被討厭的人怎麼可能自信呢?自信的人都知道一個簡單的道理,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




~~~~~~~~~~~~~~~~~~~~~~~~~~~~~~~~~

日本人公開活百歲、不癡呆的12個秘訣!
 

日本順天堂大學教授、著名抗老化研究專家白澤卓二在其《活到百歲不癡獃的101個方法》一書中提出,健康的生活習慣是保持大腦年輕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長壽的重要保障。本文綜合書中內容和其它研究資料,介紹讓大腦持續保持活力的一些生活習慣,供讀者參考。

最常聽到的祝賀詞就是「長命百歲」,想要長命百歲不是說說就可以,而是要靠這12個祕訣......

早起習慣:
1、起床後馬上喝杯溫開水
人體在一夜睡眠中會丟失500毫升水分,起床後需要立刻補充。而且溫開水有助提升體溫,體溫每上升1℃,人體基礎代謝也會隨之提高10%

2、一周至少喝3次蔬果汁
一周至少喝3次蔬菜或水果汁,能把得「認知障礙症(老年癡呆症)」的風險降低75%

3、每天曬15分鐘太陽
適量多曬太陽能幫助人體製造維生素D,而研究表明維生素D有抗癌作用。

上班習慣:
4、公務包裡帶上幾塊黑巧克力
吃上幾塊黑巧克力能為你補充能量,有助提高工作效率。黑巧克力富含多酚,有助抗老化。同時它的升糖指數低,有助控血糖。

家務習慣:
5、愛做飯
有研究表明,喜歡做飯的人不易得認知障礙症,操心一天三餐對大腦就是種良性刺激。

日常生活習慣:
6、儘量避開碳酸飲料、加工食品
可樂等碳酸飲料及快餐等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的磷,會妨礙人體吸收鈣,不利骨骼健康。

運動習慣:
7適當出汗
運動量要以出汗為宜,幫助排出體內蓄積的毒素。

8、設法減重5%
健康活到百歲者的一大共同特徵就是不胖,體重只要降低5%,得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就會下降。

9、每天步行30分鐘
有研究表明,死亡率最高的人是那些平時幾乎不走路的人,每天步行30分鐘,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健康長壽。

10、靜坐
可以防範與自愈許許多多的疾病。

晚飯習慣
11、吃洋蔥
洋蔥所含的硫化物能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生吃效果更好,建議切成薄片,做成蔬菜沙拉吃。

12、九點後不吃東西
晚上九點後不吃東西。脂肪在半夜2點最易蓄積,如果此時處於空腹狀態,脂肪就不易蓄積,按照一般消化時間推算,就要在晚上九點後不吃東西。

生活簡單而自然,都能有助長壽!


~~~~~~~~~~~~~~~~~~~~~~~~~~~~~~~~~~~
        
(^_^)HA HA HA 笑話

5 世界通則
子: 我聽說非洲有些國家的男人,如今還要到結婚以後才真正認識他太太,是真的嗎?
父: 不單是非洲,是全世界。

6 站哪邊
朋友向我訴說她丈夫的錯處,越說越氣忿,突然轉頭問她的小兒子:如果爸爸媽媽吵架,你要站在哪一邊?
孩子想了一下,堅定地說:站旁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